班里总有那么几个在我看来可以成为读书种子的学生,那个男孩就是。他多愁善感,脸上有他那个年龄段少有的稳重成熟。他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跟着外祖母在一起生活。下课的时候他不像别的男孩子那样喜欢打闹,总是默默地坐在凳子上看书。我在班里鼓励学生写随笔,响应的人多,但他却是少有的男生中的一个。为了激励他坚持写,我还奖励了他两个笔记本。学《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他对《山海经》有了兴趣,还缠着我从网上给他买了一本。上一周他又问我,“老师,能从网上给我买一本《云边有个小卖部》吗?”
他把对父母的思念,读书的思考都记在了随笔本里,隔三差五他还会写一些诗来让我看。“老师你看我又写了一首诗,您帮我看看。”说真的,他毕竟读的诗很少,诗也不押韵,只是或七字四句,或五字四句像个绝句的样子而已。如果有一比,就好像我在参加的一些诗词写作群里一些诗人写的蹩脚的古诗词一样。可是他不一样,他还是个孩子。所以我拿着红笔给他修改错别字,探讨诗歌创作的主旨,意境的营造,韵脚的选择。有时候尝试着自己也写一篇蹩脚的打油诗一样的文字给他示范。
现在的应试教育越来越疯狂,作业练习考试挤兑得学生很难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读的是书,但是更多的是练习册,模拟卷一类的教辅,我们也写作,可是思考的是怎样投人所好,怎样得个高分。学生中,考试高手培养得不少,读书种子却被渐渐地荡涤殆尽了。所以发现了读书的种子就应当珍惜,就应当呵护,就要在自己能力范围里,起到发现,培植,灌溉,施肥的作用。教书不就是培养几个读书种子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