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6点多儿子打电话到了高铁,问怎么回去,我让他坐县里去接的车。他等一会说没人理,自己拼车回了。
我打街道办电话,问低风险区域回来的政策,回复就是大政方针;打社区电话,怎么也没人接。
按着得到的一些信息,我自己理解后,就让儿子在高速口等,认为应该有人管。
我吃过晚饭,接到儿子电话,他到了高速口,但没人管。
我又问询同事李强,他儿子怎么回来的,他说社区人接,给了我一个电话,电话打过去,很热情,但不是一个社区的。
再打自己所在社区一个人的电话,没人接;发短信,没人回。
打自己小区疫情卡口留的电话,说:你打错了。呵呵,留的电话是错的。
打了一圈子电话,豫事办留的自己社区人员的电话,不接。
让同事陈问社区一个副主任电话,她也是模棱两可地说:按流程走,想接自己接。。
匆匆忙忙到高速口,几个学生在无助地站着等,给儿子打电话,他拖着行李箱过来。
和他商量,他说要么回南阳同学家住。
我想想,再次犹豫,最后决定还是送儿子去服务区做抗原。
到了高速收费卡口,我再次犹豫,去服务区做抗原是否有风险,是否值得,是否让儿子去南阳同学家算了。
我拿了高速收费卡,说:我不上高速了,回去。
准备倒车,后面一个大车仅仅跟着,不好出去。
心里想:罢了,去高速服务区吧,就这样了。
开车到高速服务区,没有啥人,到卫生间的路也被卡着。最后,问了守在卫生间的人:抗原在哪做?他不耐烦地说:在对面做。
问:怎么过去?
他嫌弃地看我一眼,说:回县城路上。
再次开车离开服务区,到桶乡高速口下去,再返回上高速,到了服务区。
在那里,看到了转运车,看到了大白,我知道到地方了。
让儿子下去做抗原,他拖着行李箱过去。
在车上等了10分钟左右,他电话我,已经做了抗原,准备和我一起回去。
我想拉着他回去,怕违反了什么规定,不值得。就说:算了,你和他们一起回去吧。
儿子无奈地说:行。
快11点了,看微信,儿子在微信家庭群里说:估计快走了。
我睡去,早上迷迷糊糊醒来,看到儿子2点多才回家。
我起来,外面很冷,我想着儿子,还有其他2点多回去的学生,在服务区,深更半夜的,冷吗?
早上起来后,我问自己,昨天晚上做的事,对吗?
这件事,暴露了我对一件不清楚的事情犹豫不定的性格。
因为犹豫,折腾了自己,其实也折腾了儿子。
为什么犹豫?因为对事情不清楚,得到的信息是只言片语的片段,而且没有综合权衡和判断。
为什么得到的信息少?没有提前问清楚,到了晚上,儿子回来了才临时问,可是晚上别人一般不接电话,这时,很难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手忙脚乱,判断力在减弱,面对疫情的一般规定,和看到网上一些相关信息的冲击,更加让自己举棋不定。
儿子到家了,就好;希望其他孩子们都安全到家。
通过这件事,反映了我犹豫纠结、不果断的性格。
在以后中,做任何事都应该早,都应该主动。
只有早了,主动了,后来就能少被动,少慌乱,少付出不必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等成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