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畅和妈妈的事情一下子让我想起昨天我和妈妈的对话,我就提问少君。
我和少君说了我妈给我打电话,一说我爸没精神,不吃饭,好几天了,我就内心发慌,我就说要不问问李大夫吧?我妈说我弟问合适,我就打电话和我弟说让他问问李大夫。来回来去我就生气我妈,你自己怎么不去问我弟?自己儿子不能问吗?非要和我在这里一来一回让我传话……我说着,少君问你的问题是什么?我一愣,我第一个想法就是,我没问题啊,都是我妈的问题。她为什么不直接给我弟打电话让我来回传话,烦躁中……
我的问题是,我妈一打电话告诉我,和我说我爸哪哪不好了,有啥不舒服,她的目的是什么?她的期待是什么?我不知道。我就特别无力,我就特别恐惧,特别害怕。少君说你是不是当听到你妈说这些的时候特别不耐烦?我说对,特别不耐烦,特别不耐烦,当她说这个感受的时候,我就觉得太对了。
少君说对自己的感受负责人,对自己的害怕和恐惧负责任。因为我不允许有这样的感受,所以特别对抗,这是分离的功课。我感受着自己的害怕和恐惧,我忽然就止不住的流泪了。我不允许自己有这些感受,太难受了,所以就想赶紧解决我爸不精神,没有力气的事情以为打电话给大夫解决了,我妈就不会因为这个事情打电话了,我也就不需要再进入这种恐惧和害怕的感觉了。
其实,过后亚欣姐也说了,我就是关注事儿,是的,关注事儿就不需要面对感受,事儿解决了就好了。可是事儿没玩没了,不是这个事情出现,就是那个事情出现,感受不受这件事情勾起来,就是被那件事情勾起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当我为自己的恐惧和害怕流泪的时候,我忽然觉得其实我妈也是恐惧和害怕的,所以她打电话给我。又勾起了我的恐惧和害怕,我不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感受就不耐烦,就想赶紧问大夫解决完了完事儿。
那么对自己的情绪怎么负责?少君说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试着说出妈妈的感受,妈妈你是不是看到我爸没精神没力气就害怕?来让妈妈看到自己的感受?确认自己的感受。理解她,倾听她就是这样。
我被少君看到了不耐烦。我就觉得特别轻松,特别开心。觉得终于有个人懂我,和我感受特别契合,我就有种喜悦和激动。有种力量。
我当时已经被自己的情绪淹没。我根本看不到妈妈支持不到妈妈,我一直陷入自己的情绪对抗中,根本没有能力来感受妈妈的感受了,所以不耐烦,所以想赶紧解决问题。
我害怕和恐惧我爸有一天真的就走了,害怕这个分离的时刻来临。害怕我有遗憾,不能陪在他身边。
对自己情绪负责可以告诉对方我自己的感受,可以真实的告诉对方我很无力,我跟害怕我很恐惧。我需要处理自己的情绪无法继续打电话。
情绪是我自己的,和别人无关。
只有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时候,才能支持到别人,同理到别人,这次我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反应被理解和同理到了就特别开心,有一种力量和喜悦。
我们从七个习惯来说,只有你对人感兴趣,愿意了解这个人,才愿意同理他,共情他。
云若姐说你得想让别人赢,才能双赢,得先有意愿,你都不想让别人赢,怎么双赢?!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我。确实,以前我都不愿意关注别人怎么支持他,看见他,我都不愿意怎么双赢?我确实不愿意关注别人,我只关注事情。我不愿意关注情绪,只解决事情。这也是我为什么人在心不在,因为我对自己也不关注。我常常想待在一个舒适的感觉里,不接触那些人事物,就不会触发我的感受。我就不需要去面对。也是我的策略。
所以积极主动是第一步,你关注身边的人吗?我愿意为别人做什么?有了积极主动,有了情感账户,你才能得到更好的支持,说话的时候才有人倾听。意愿很重要。
拿出一颗火热的心,敞开和流淌,被别人看见,也看见别人,就是相互支持。感受自己同时也感受他人,对别人感兴趣也对自己感兴趣,就是双赢。拥有一颗愿意的心,有意愿的心才有后面的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