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家庭篇婚姻亲子家庭家庭教育
和父母好好和解,才能真正接纳自己

和父母好好和解,才能真正接纳自己

作者: 顽颜瞳 | 来源:发表于2017-10-08 21:21 被阅读42次

    一旦我们懂得,接受自己的父母亲等于接纳自己,那么我们就已经迈出了与父母和解的第一步,也是最为艰难的一步。

    关系打了死结的父子

    35岁的他与父亲之间,关系一直很不好。从小到大在他眼里,父亲一直对母亲不怎么好。每当父母争吵的时候,他就会被卷入父母之间的战争。后来父亲越来越少着家,虽然在外人看起来父亲是在拼命工作、赚钱为母子俩创造好的生活条件,但是他非常清楚,父亲是在用这种方式逃避和母亲相处的时间。

    在父母的传统观念里,离婚是一件丢脸的事情。所以即便是“相敬如宾不相睹”也总比分道扬镳要好。可是这样一个看似完整的家却时不时让他感觉到压抑。他不愿意过多卷入父母之间的暗战,但是也不希望总是看到母亲愁眉不展的样子。为了让母亲能稍微高兴一点,原本喜欢和朋友们一起打球、打游戏的他变得沉默寡言、推掉了很多朋友们的活动邀请,每天埋头学习看书,因为他觉得如果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好的话,也许母亲就能开心起来,也许父亲也愿意多回家。

    就这样相安无事地过了几年,直到他大学毕业,进入了一家不错的公司工作。母亲和父亲的关系依然是时好时坏,他依然做着父母之间的和事佬。身边的朋友们陆陆续续开始谈恋爱,他的母亲也开始从关心他的生活、学习、工作,到开始关心他的终身大事。但是,他对于感情、爱情、甚至亲情都抱着怀疑和回避的态度,原因很简单,因为从父母的身上看不到幸福的表率。他不是不渴望爱情,而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因为他心底里始终都不能原谅自己的父亲。

    不被指责的父母不存在

    已经成人的我们,与我们年迈苍老的父母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纠缠甚至冲突。从“爸爸很少肯定我”,到“我一直觉得,我的存在只是为了照顾好母亲”,以及在不恰当的时候看到父母争吵、母亲哭泣等等,不断重复的场景、让人难堪的词语,偏向其他孩子而忽视自己,控制过严......我们可以抱怨父母的事情,似乎永远也列不完。这些痛苦的回忆反复被唤醒,甚至扰乱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有一个女孩子说,她以母亲为耻。“她经常指着肚子上的伤疤告诉我,知道我生你多不易吗?”“如果不是你,我的生活不知道要比现在好多少。”这让她觉得自己的存在就是一个错误。“母亲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她的人生:我大学毕业时刚和男生交往,母亲就强烈反对;她在犹豫要不要嫁给这个男生时,母亲说亲戚朋友们都知道了,不结婚让别人怎么看;等到她要离婚了,母亲又天天唠叨“不要发神经了!离了婚的女人谁还会要?”这个女孩子非常非常绝望:我真想去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这样就再也不用按照别人的意愿来生活了。

    的确,我们今天生活中所遇到的很多困难,可能就是由原生家庭带来的。他们是有缺陷的父母,他们受到指责可以理解。而那些对孩子爱得太多的父母,同样免不了被指责的命运:对孩子过度关注,让他们感觉不到自由。

    这些人的不幸都怪原生家庭?

    必须承认,埋怨父母,有时候是一种解脱。“成年以后对父母的抱怨,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需要这种抱怨,这些抱怨可以使我们的某些问题合理化,轻而易举地把账记到父母的头上。”

    然而,把成年后失败的责任全都推到父母身上,则可能是无法摆脱儿时对父母的依赖。

    37岁的他说自己无法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他不断地抱怨父亲不懂温柔,没有能力让妈妈幸福。但是他反复倒腾这些痛苦的记忆,只是因为他一直藏在父亲的背后,这样就可以掩饰自己的恐惧。

    “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能使我们获得某种快感。只要是爸爸妈妈的错,在自己没能力保住工作或者留住爱情的时候,我们就不会觉得自己应该承担责任。这样,我们仍然束缚在幼年时对父母的依赖关系里,并且通过对父母的不断责怪来保持这种依赖关系。”

    通常,这会通过更隐蔽的方式表现出来:不愿意结婚,缺乏自信,违背自己的意愿......我们抱怨命运的不济,而问题的关键其实是我们需要在心理上“断乳”。

    接受自己是父母的孩子的身份

    为人父母,不可避免地会在孩子面前犯错,甚至是严重的错误。我们应认识到,绝大多数父母并不是心理学家。

    33岁的她说父亲一直不给她必要的关爱。有一位知名的心理学家给出了如下的回复:“如果你父亲是个盲人,你不会因此而不爱他吧?实际上,你父亲就是情感方面的一个盲人。他看不到你的需要,也意识不到对你的生活漠不关心给你带来的伤害。情感方面的障碍使得他体会不到你的感受,也不可能了解你的期望,你要学着接受你父亲还会继续给你带来伤害的这个事实。”

    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再期待父母有什么改变。“接受是一个内心不计前嫌的过程。”法国心理学家玛丽兹说,“接受他们,首先就是接受自己是他们的孩子的身份,接受自己身上的血统和基因,接受爸爸妈妈不是尽善尽美的,他们都是有缺点的普通人,他们在当儿女时也都有过痛苦和怨恨,他们在为人父母后也已经尽其所能,做了他们能够做的事情。”

    接受父母的缺点和不足既是成熟的表现之一,也可以让我们从对双亲的依赖中走出来。

    从谁开始?什么时候开始和解?

    一旦我们懂得,接受自己的父母亲,也就等于接纳自己。然而,这真的很难做到。因为内心的障碍,我们总是拖延与父母和解的决定。这,往往会让我们因为错过了机会而痛苦。

    31岁的他曾经一直怨恨父亲阻挠自己与所爱的人在一起。可是,有一天父亲突然得了重病倒下,他的心却松动了。他无法相信,如此强大的能够控制他命运的父亲也会被死亡击倒。他想大声地告诉他这些年来他所经历的、他所愤怒的,他还想叫他一声“爸爸”......然而,父亲的去世打碎了他想当面和解的愿望。

    “讲和只能从子女开始。”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说,“我们必须看清这一点:什么都可以弥补,惟有亲情不可弥补,不要等到我们想原谅父母的时候,子欲养而亲不在。”

    很多心理治疗师认为,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与他们和解是很有必要的。“即使你很不擅长言辞,即使你要克服很多的心理束缚,最好是尽早把事情摊开来说清楚。”心理分析医生居伊·科诺说。他花了多年的时间去与父亲讲和。“现在,我可以说我有两对父母:经常与我发生冲突的爸爸妈妈,与我和解后我重新认识的爸爸妈妈。”正像我们所认识的那样,与父母的和解之路,可能是漫长的,但对我们来说,却是弥足珍贵的旅程。

    和父母和解的2个阶段

    指责阶段

    在这个时期,我们只要与他们见面,就只有抱怨和不满。另一些人正好相反,他们很难对父母抱怨。而在抱怨说不出口的情况下,成人子女与父母看似和睦,但很可能因某个导火索而引发一场战争。

    盘点阶段

    我们看到父母缺点的同时,也能看到他们的优点。慢慢地,我们的记忆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过去做些修正,痛苦的回忆会渐渐淡薄,令人愉快的记忆则会凸显出来,父母的形象也就变得可以接受了。

    佛洛依德也曾被自己的孩子指责

    有人问弗洛伊德,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母亲?

    他的回答是:不管你怎么做,你都不会是个好母亲。在某种意义上,精神分析之父的回答是对的,他本人也是一个被自己孩子责难批评的父亲。心理学家们一致认为,缺少爱和被爱过剩一样,都是产生痛苦的源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和父母好好和解,才能真正接纳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pl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