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曲阜师范大学
打击式教育不应该成为父母激励子女的工具

打击式教育不应该成为父母激励子女的工具

作者: 子夕是子夕啊 | 来源:发表于2022-02-16 22:02 被阅读0次

    2019级 传媒学院 武小龙 2019415522 18954863902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6名18-35周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90.6%的受访青年坦言父母对自己进行过言语上的打击式教育,45.4%的受访青年表示持续到中学。59.7%的受访青年认为打击式教育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

    这种在中国教育里司空见惯的打击式教育不应该成为父母激励孩子的工具,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选择更加科学的方式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打击式教育深入中国家长内心由来已久,根据锦州先锋的报道,大致有两个方面的缘故。一方面是这一代人身处的社会环境所形成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再加上所谓“不打不成器”教育传统,家长们有意无意的嘲讽、泼冷水就形成了这样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中国家长会自然地把孩子当作晚辈,在孩子面前也就表现得很强势。父母们总会习惯于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要求孩子,以一个成人的角度去指导和规范孩子的行为,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孩子规划人生等。

    带着7岁儿子参加《一起回家吧》的杨烁,节目中表现出来严父形象遭到网友的一致声讨,后来在采访中杨烁表明了自己的教育初衷,“对于儿子就要严厉一些”。但杨烁这样一味的打击,节目中杨雨辰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对父亲的惧怕和做事的谨小慎微,而不是自信、独立的男子汉形象。

    现在,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一些新闻报道,上海少年跳桥事件、12岁熊孩子离家出走、洛阳某小区10岁男孩跳楼轻生……而导致这一原因往往只是父母眼里的小事。也许有人也说现在的孩子,心理脆弱,过于娇生惯养。但有没有想过,也许是长时间打击式教育让孩子缺少爱与自信,以及安全感。

    打击式教育究竟打掉了什么?最先受打击的就是孩子的自信。激励孩子上进、防止孩子骄傲的出发点本没有错,但是进步和退步都要接受“打击”,这显然不够合理,久而久之孩子有很大可能形成自卑的性格,而非众多家长所认为的独立、自信、自强。另一方面就是产生性格缺陷,长时间的严厉对待和打击让孩子一直处于谨小慎微的状态,甚至逐渐学会了撒谎、欺骗,严重的话还会产生双重人格。

    培养孩子的勇敢、担当,让他成为一个独立自强的孩子,并非见面就是打击,就是训斥,这是很多父母的误区。父母的教育,不仅仅影响着自己的孩子,还会因为言传身教,而让孩子将这种教育传承下去。不科学的“打击式教育”在现状下是时候做出改变了,这不仅是社会的责任,更多的是需要家长思想的改变和家庭环境的优化,为孩子的发展谋求一个更科学的道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击式教育不应该成为父母激励子女的工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tj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