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观后感

作者: 醉藤 | 来源:发表于2021-09-04 15:27 被阅读0次

    我常常在想,木心先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也是花了好久的时间,终于读完了《文学回忆录》上下两册。

    刚读这本书的时候,是有点难以静心的,总觉得里面的内容很乏味,只是读着读着,乏味之感烟消云散。读《文学回忆录》,有点像是在听一个睿智的人在说话,他刚开口时,觉得甚是无趣,听着听着,渐入佳境。

    我喜欢看书,可是对于文学,素来没有多少概念。读完了《文学回忆录》,对文学还是不甚了解,却好像在脑海里形成了一个轮廓。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只是一代又一代,几经波折,文化断层的现象无法避免。如果没有一个人能够衔接断层,那是一件很让人值得惋惜的事情。

    木心先生这一生所吃的苦,所受的折磨,是常人无法能够体会的。那个时期,不堪受辱和折磨而自寻短者见不计其数。能够活下来,并且好好地活着,难能可贵。

    我常常会想象木心先生在讲课,人们在听课的场景。听课者多是画家,木心先生讲的内容大多是文学,文学和艺术有着割不断的关系,可是咋一看似乎又没有多少牵连。

    里面有很多文字值得人去咀嚼思考,那些画家是不是真的都能听得懂木心先生所言内容呢?

    时代背景对文学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人的经历对创作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听一个人言语,他的语气和深度会影响听众。当然,我是看书,不算听众,算是观众吧。

    里面有一句话我的印象很深刻:“人要谦逊,只有谦逊,才会有弹性。”

    在这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世界里,真正谦逊者又有多少呢?以自我为中心,自满,自大,自以为是者比比皆是。所以才称之为“大众”。我还记得书中说的“人都有一死,生活只是死前的一个过程。”豁达如木心。木心喜欢陶渊明,虽然他和陶渊明不在同一个时代,不在同一个背景,可是总能在木心身上感知到陶渊明的气息。他们都写诗,他们都豁达。那种富含着交集的气息真实可感,却莫可名状。

    我多想看看木心上课的地方,看看他写了又擦擦了又写的小黑板。他一定对文学有着嵌进血肉深入骨髓的热爱,所以他才会一讲讲了五年,这是一种表达,更是一种传播。不为名,不为利,这种精神让人敬佩不已。

    中国若是多几个木心,那一定又是另外一番光景。只是木心是独一无二的木心,他的课堂也是带着木心味道的课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回忆录》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ur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