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一个宁静的小镇里,德斯特和艾瑞克是一对毗邻而居的同龄人。一场医疗事故打破了德斯特的平静生活,由于医疗设备的污染,可怜的男孩在输血的过程中感染了艾滋病。
尽管他们已经很不幸了,但德斯特一家还是遭到了居民们的孤立和排挤。就在这个时候,影片出现了另一位主人公艾瑞克,他是个令人头疼的孩子,性格孤僻,似乎和谁都处不好关系。
某一日,隔着一道竹篱笆,艾瑞克和德斯特相遇了。性情相似的两人很快就结为了好友,艾瑞克想方设法地想要治好德斯特的病,在诸多治疗都以失败告终后,艾瑞克毅然决然地带着德斯特踏上了求医之旅。
鳄鱼波鞋走天下观看完这部电影,我脑海里突然想到这样一句话:而此时,我们不再孤寂,拥有彼此,定格此刻。
虽然电影取名为cure,但德斯特所患上的艾滋病却无法治愈,从一开始便注定了故事的结局是悲剧,但正是这短暂的生命时光让这份本就纯真无暇的友谊显得弥足珍贵。
我真的被感动了,流泪不止。多么希望影片的最后能有奇迹发生,但一想到这是艾滋病,便只能空叹一声。
可怕的疾病,不治之症。
它让现实中发生了多少生死别离?年轻的男女,垂垂老矣的病人,甚至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都会成为它的猎物。
我不禁想到,在中国十五到二十四岁青少年感染的情况,以二零一九年为例,超过一万五千人,其中学生的的感染者超过三千人。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影片中的故事在世界各处正在上演着。
我们讴歌人性的美好,同时 我们也不能忽略疾病对人性的摧残。
社会上存在一小部分人:报复社会的艾滋病患者,他们在寻找着所谓的“猎物”,用恶意去报复这个对自己“不公”的社会。
这与影片中两个纯真小男孩的善良、乐观、阳光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那两个孩子,即使悲伤依旧可爱;而现实中的小部分大人们,可怜亦可恨。
两个男孩的探险艾滋病可惧吗?当然可怖。我们每个人都要防范风险,好好爱惜自己的生命。但是我们也要明确一点:人类共同的敌人是艾滋病,而不是艾滋病人。有很多艾滋病人都是因为社会上极端的态度而选择隐瞒,选择拒绝承认患病,选择独自承受苦痛。
正如同影片中德斯特因患艾滋饱受孤立与排斥而引得观众同情一样,普通的艾滋病人不应当受到歧视与孤立,保护自己与关爱艾滋病人不冲突,不要让我们的爱只停留在口头与书面,我们不必像艾瑞克那样,一腔孤勇,有点傻气,我们可以力所能及,听从科学安排。
影片中的孩子以真心对待艾滋病人,毫无功利心,多希望在现实中也能发生。
因为我始终坚信红丝带会一直飘扬,明天会更好。
最后的皮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