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企某部门的某间办公室里,有4人关系较为要好,好到4人专门建了一个群名为“708090”的闺蜜4人微信群。
这4人,按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分别是P、F、S和M。
F、S和M平时都亲热地称呼P为P姐。
某天S跟P姐闲聊时,P姐突然对S说:
“以F的性格,她永远不可能成功,她以后在我们公司只会越混越差,理由有三:
1. 为啥别人都看不到她的优点?都不喜欢她?
2. 她的人生经历比你丰富,经历的人生挫折比你多,为啥看不到她的成长?
3. 为啥她遇不到人生中的伯乐?”
P姐之所以会跟S聊到这个话题,是由零食引发的。
P姐说S、M,还有她自己,会轮流买零食,相互分享,而F很少这样做。
而S平日里跟F走得较近,她们关系较好。
所以听到P姐这么说F,S为了维护F与P姐据理力争:“F不那样做,可能买零食的开销对她来说是种额外的负担。”
之后就有了P姐的那番话——如果买个零食对她来说都是种额外负担的话,那说明她混得很差,太失败了。
话虽如此,可S还是不认同P姐说的话,她继续维护F,指出P姐是固定型思维,希望P姐能用成长型思维看待F,却始终说服不了P姐,最后S索性对P姐说:
“照你这么说,我也是不成功的人,告诉你,我们本来就不是成功的人,而是小富即安的人。”
P姐自认为她在某些方面有优于F、S和M的地方,所以她时常在她们面前释放优越感。
而正是F,这个被P姐认为平时各方面都在自己之下,不如自己的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后来却在P姐遇到困难时给P姐建言献策,着实帮了P姐一把。
![](https://img.haomeiwen.com/i3882610/6f3a58b03e8cf2f6.jpg)
P姐的主业是在国企上班,副业是经营着一家美业。
F、S、M觉得P姐创业不容易,所以她们都在P姐店里办了卡,以此支持P姐。
有一次,P姐在办公室里接到一个电话之后,平时很淡定的P姐突然变得很不淡定了。
挂断电话之后,P姐一时不知道如何应对,就把整件事讲给F、S、M她们听,想要听取她们的意见。
原来电话是P姐美业店店长打来的。
店长给了某位客户双重优惠,还说自己专门为此事请示过P姐并经过P姐同意。
P姐当即表示自己不可能同意这事。
结果那个店长就说要调监控,P姐的情绪瞬间被点燃。
P姐不想跟店长撕破脸皮,她想要用柔顺的方式引导对方智取,可当时情绪上头,一时不知道怎么去沟通,所以就把这件事讲给F、S、M她们听,想要听取大家的意见。
S、M听了纷纷指责店长,为P姐打抱不平,却提不出什么有效建议。
倒是F,沉着冷静思考一番之后,给P姐提供了3条建议:
“1.听岔了——调监控没有意义,因为监控的是画面,声音可能听不到;
2.诚信经商,我不是出尔反尔之人;
3.客户至上,对待每一位用户都是一视同仁的,比如身边的同事S和M都是办了卡的,也都没有享受双重优惠。”
F叮嘱P姐,无论店长如何同她对抗,都不要在感情上做过多的纠缠,而要始终围绕以上3点心平气和地去沟通。
最后P姐听取了F的建议,去店里同店长当面沟通,据说沟通得很成功,事情得到了妥善处理。
这件事带给我的感悟是:
当你遇到困难时能帮助你的贵人,很有可能恰恰是平时各方面都在你之下,不如你的那个不起眼的人物,所以平时你一定要谦虚谨慎地对待身边每一个人,该求助的时候不要逞强,最后大家齐心协力拼一把,结果还是不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