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365
《刻意练习》复盘
1万小时定律是有帮助的,但真正实现,还需要坚持不懈,并练习上很多个周期。
——比尔·盖茨
没有一个人出生时就贴着天才的标签,杰出不是天赋。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凝聚着千千万万次的练习。只要你在任何一件事情上花1万小时来练习,就会成为大师~这是我们熟知的“一万小时定律”。但“一万小时定律”只是告诉我们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练习,却没有告诉我们还需要进行有目的高质量的练习(刻意练习)。只有通过刻意练习,我们才有可能在某个领域达到高技能的水平。
一:刻意练习”定义: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大量练习,通过创建“心理表征”来实现对事物的“预见”并做出下意识地解决动作。
二:刻意练习”原则有七点:
①目标要有明确合理针对性。
②制订具体计划达目标。
③专注投入计划中(全身心投入计划达到忘我愉快地痴迷状态)。
④及时反馈并修正。(实践与反省)
⑤走出舒适圈,接受新挑战。
⑥遭遇瓶颈,利用不同方法求突破。
⑦保持动机速前进。
三:“刻意练习”的核心是:孤独的追求。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刻意练习》这本书刚好为我解答了我内心的疑惑
一:为什么天才不是天生的?
对传统认知的颠覆:通过高强度训练,用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式,突破自己的极限,能够改造身体和大脑,产生像天赋一般的奇迹能力,从而铸就天才。
案例:美国人21小时做46001个俯卧撑。
案例:伦敦出租车司机的海马体,经过高强度训练后比之前增大不少。
二、为什么很多人没有被训练成天才呢?
1.训练分为有效训练和无效训练。
没有被训练成天才的原因,是训练方法不对。大多数人常常进行的是无效的训练。
2、对训练的三种误区
误区一、我们认为练习没有太大的作用,能力受基因限制。
事实上,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正确的训练来改变自己,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心态。告诉自己,自己也可以成为天才。
误区二、我们认为只要练习的时间足够长,能力就能变强。
事实上,训练时间的长短对能力的提高没有太大影响,没有正确方法而反复去练习,会让我们停滞不前,并且使能力水平缓慢下降。
误区三、我们认为只要足够努力刻苦,就能提高成绩。
事实上,除非你有专门的恰当的练习方法,否则即使加倍努力也不会有大的进步。
三:我们该怎么有效的训练呢?
只有有目的的训练,那种让我们专注的(提高效率),及时获得反馈的(及时改正错误),不断确定目标(前进方向)而且跳出舒适区(突破自己的极限)的训练,才能够让我们快速的进步。
总结关键词:目标明确,专注投入,及时反馈,不断挑战舒适区,找到行业优秀导师,强化动机,坚持练习。
晚安
我是沐夏
一个99年的女孩子
欢迎来勾搭:17754110672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89501/ecb805198f34ab7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