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145974/bef67e108b069294.png)
那真正高贵的英雄,他的名字,无需要从屋顶上呼喊出去,也无需以任何形式来确立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那些经过他触摸的生命,足以使人们永远记住他,以及他所树立的榜样。
抚今思昔,英雄相似之处,多有雷同,哪怕身处于不同时代。
家国情怀,何谓民族大义?1972年,诺贝尔奖得主赛珍珠在张福良传记前言这么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45974/ed111267b0d00a9d.png)
“留学海外的中国人,许多人有了异乎寻常的教育背景和就业资本,甚至有了贵族化的家庭,回到中国后,所关心的不过是一己之私。但张福良以及其妻许海丽,以及和他们一起的少数人,奉献自己的生命和所有才能,千方百计地致力于提高同胞的生活。张先生的方法在他们工作所及之地,是行之有效和富有成果的。乡村面貌改变了,成千上万人的生活改善了,希望代替了绝望。”——《当东方遇到西方》
破碎山河,张福良出走他国。当轮船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他赋诗一首,题为《奉献》:……我们把余生作为礼物,献给世界上落后的地区。愿服侍在肥田沃土劳作的人们,让每个村民的家庭过上好日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45974/1c27e76483d04484.png)
果真如他所言,以后,张福良在一所贫民学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接待外国访客,并指导那些来自21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坚持“一手拿铁锹和文法书,另一手拿望远镜和希腊文《圣经》”。
他讲授“不发达地区的乡村建设”,1952至1969年期间,他接待了来自70个国家的1000名访问者。那些来自新兴国家的访问者受到启发,又得到建设的思路,甚至美国政府与予肯定:您对贫民的服务比美国大多数院校相比,更贴近我们国家许多贫民的需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45974/c78e291dd2a9f184.png)
他对这群学生说,富强的基础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它的“精神和道德理念,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还有努力的工作。”“人与人之间无法正确彼此相待,除非他们先与上帝有正确的关系。当社会变革的堡垒建立在我们内心以改变过的磐石上,那么,人类自私的贪婪的风暴就不能侵蚀、损害其根基。”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45974/4850eb1979199e57.png)
1909年,张福良和5位在圣约翰学院的同学成为第一批因庚子赔款到美国留学的学生。
上大学时,张福良主修林业,希冀以此作为救国之道,拯救国人脱离洪涝与饥饿。
1915年,张福良在耶鲁大学林学院——美国首屈一指的院校,获得了他的硕士学位。1926年,张福良重返美国,进入雅典城的乔治亚大学攻读乡村教育和园艺领域的农业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45974/a90ff1e35060981c.png)
回到中国,他发起的保护森林没有得到响应,加之中国政局不稳定,无法实施保护自然资源的长远规划,他转向了教育,他接受了耶鲁中国雅礼学院的敎职。这所学院于1907年,创建于湖南长沙,张福良自1921至1926年担任雅礼预科学校校长。作为校长,最叫他为难的是,学生动不动就为极不重要的事罢课,学生要求放假以举行“各种纪念”的请求:从孔子诞辰,到纪念四五年前在长沙被日本人杀害的三个中国学生等等,不一而足。他们在街上游荡,在学校组织罢课,威胁他们的父母赞同其破坏性的观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45974/46ae996722af729d.png)
1921年5月,张福良发表了“学生的社会问题”。他担心所谓“新道德”、“自由恋爱”以及“新式婚姻”在逐渐取代旧式包办婚姻的同时,也给他们自己带来痛苦。他鼓励学生,“未来不至于比他们的父母更为不幸”,要以基督的教导,维系婚姻的道德纯净性,以及对妻子和儿女的忠诚和关爱。他不鼓励早婚,但鼓励女性接受教育。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45974/ecc9810e7d6a87a6.png)
1927年,张福良遍行全国各地,走访农村、学校和机构,写了相当多的论文,呼吁青年“任凭任务艰难,路径陡峭,到农村去!”
1931年夏,长江和淮河泛滥成灾,殃及5个省数百万人。9月,日军进犯东北三省,建立满洲国傀儡政府。此外,全球经济大萧条也给中国带来沉重的打击。来自14个省180名代表,其中包括36名外国人,共聚一堂,研讨主题是“基督教会在乡村建设中的任务是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45974/be411c359347e242.png)
一年后,张福良的农村计划诸如识字班、菜园、植树和乡村图书馆等的以实施,成功实践了“帮助人们像上帝的儿女一样的生活,使每个社群成为上帝国中的一个组织部分”。
民生议题,包括识字、合作社、农业项目、农村卫生工作、公民权利、戏剧与艺术,再如基本教育与成人教育、健康与卫生、宗教教育、家庭手工业以及细致到如何善用闲暇时间等方方面面,是张福良推进农村工作中发挥了对国家重建中的巨大作用。
他说,“超越世界的财富、权利和荣誉的基督教价值观”是快乐服务的基础。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45974/39f27e6a5018a52c.png)
他阐述:乡村建设的工作没有基督精神是不会成功的。唯独这种发自与神圣源头亲密联系的精神,才会赋予我们服务他人、为人类需要而牺牲自己的能力。……基督徒应该像他们的主一样,服务于中国农村那卑微的一群人,一旦他们有了这服务的机会,他们就能从这服务中得到满足与回报。
1934年,国家经济委员会在国际联盟支持下,派遣工作人员进入江西南部山区开展重建工作。经过七年战争,这一地区损失极为惨重:民居损毁、人口减少、疾病肆虐、通货膨胀、土地荒芜和耕畜缺乏。张福良被任命为江西农村福利会主任,为难民提供教育、农业、健康、合作社和家庭手工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45974/80732857943593b4.png)
实际上,张福良在1920年在雅礼学院执教期间,湖南已经陆陆续续由8个军阀统治,他们疯狂掠夺,导致湖南时有饥荒、溺婴,甚至吃人事件发生。庞大的帝国,肮脏拥挤的难民,各种社会张力已经达到极限,困难重重,成功寥寥……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45974/a5d76387346313d4.png)
1937年7月日军全面入侵中国,成千上万的难民从沿海涌入江西。1945年8月,战争结束前几个月,张福良任中国工业合作社总干事,然而战争结束后,全国经济大萧条,合作社生存艰难,他在一封信写道:今天,在战争的破坏下,和平与家庭生活,一碗米饭,平等的工作和教育机会,听起来就像遥远的梦想!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45974/7a5eb26d75eaf897.png)
生活在中国饱受涂炭的年代,张福良以别人少有的温柔和热情,为人民谋福利;一次又一次,每当一场新的灾祸降临时,他被迫停下手头的工作;但一次又一次,他都以其英雄气概和温柔谦卑的品格,重归劳苦,从人生的碎石与废墟中建立起新希望。
思考张福良的一生,多灾多难,却能一路平安。
他说,我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那就是有一只圣手在引导着人的命运。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45974/96804124f5800fe2.png)
以上文字根据《光与盐》第二卷的资料整理改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