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华人圣徒小记想法读书让生活美好
贫困乡村建设的探路人——追忆张福良(Chang Fu-Liang

贫困乡村建设的探路人——追忆张福良(Chang Fu-Liang

作者: 小美Prisca | 来源:发表于2020-02-07 21:16 被阅读0次
(张福良与妻子许海丽, 许芹牧师Rev. Huie Kin 的长女,中荷混血儿)

那真正高贵的英雄,他的名字,无需要从屋顶上呼喊出去,也无需以任何形式来确立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那些经过他触摸的生命,足以使人们永远记住他,以及他所树立的榜样。

抚今思昔,英雄相似之处,多有雷同,哪怕身处于不同时代。

家国情怀,何谓民族大义?1972年,诺贝尔奖得主赛珍珠在张福良传记前言这么说:

(张福良自传性著作《当东方遇到西方》)

“留学海外的中国人,许多人有了异乎寻常的教育背景和就业资本,甚至有了贵族化的家庭,回到中国后,所关心的不过是一己之私。但张福良以及其妻许海丽,以及和他们一起的少数人,奉献自己的生命和所有才能,千方百计地致力于提高同胞的生活。张先生的方法在他们工作所及之地,是行之有效和富有成果的。乡村面貌改变了,成千上万人的生活改善了,希望代替了绝望。”——《当东方遇到西方》

破碎山河,张福良出走他国。当轮船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他赋诗一首,题为《奉献》:……我们把余生作为礼物,献给世界上落后的地区。愿服侍在肥田沃土劳作的人们,让每个村民的家庭过上好日子。

(圣约翰大学格致楼)

果真如他所言,以后,张福良在一所贫民学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接待外国访客,并指导那些来自21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坚持“一手拿铁锹和文法书,另一手拿望远镜和希腊文《圣经》”。

他讲授“不发达地区的乡村建设”,1952至1969年期间,他接待了来自70个国家的1000名访问者。那些来自新兴国家的访问者受到启发,又得到建设的思路,甚至美国政府与予肯定:您对贫民的服务比美国大多数院校相比,更贴近我们国家许多贫民的需要。

(圣约翰大学思孟堂)

他对这群学生说,富强的基础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它的“精神和道德理念,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还有努力的工作。”“人与人之间无法正确彼此相待,除非他们先与上帝有正确的关系。当社会变革的堡垒建立在我们内心以改变过的磐石上,那么,人类自私的贪婪的风暴就不能侵蚀、损害其根基。”

1909年,张福良和5位在圣约翰学院的同学成为第一批因庚子赔款到美国留学的学生。

上大学时,张福良主修林业,希冀以此作为救国之道,拯救国人脱离洪涝与饥饿。

1915年,张福良在耶鲁大学林学院——美国首屈一指的院校,获得了他的硕士学位。1926年,张福良重返美国,进入雅典城的乔治亚大学攻读乡村教育和园艺领域的农业学。

(圣约翰大学)

回到中国,他发起的保护森林没有得到响应,加之中国政局不稳定,无法实施保护自然资源的长远规划,他转向了教育,他接受了耶鲁中国雅礼学院的敎职。这所学院于1907年,创建于湖南长沙,张福良自1921至1926年担任雅礼预科学校校长。作为校长,最叫他为难的是,学生动不动就为极不重要的事罢课,学生要求放假以举行“各种纪念”的请求:从孔子诞辰,到纪念四五年前在长沙被日本人杀害的三个中国学生等等,不一而足。他们在街上游荡,在学校组织罢课,威胁他们的父母赞同其破坏性的观点。

1921年5月,张福良发表了“学生的社会问题”。他担心所谓“新道德”、“自由恋爱”以及“新式婚姻”在逐渐取代旧式包办婚姻的同时,也给他们自己带来痛苦。他鼓励学生,“未来不至于比他们的父母更为不幸”,要以基督的教导,维系婚姻的道德纯净性,以及对妻子和儿女的忠诚和关爱。他不鼓励早婚,但鼓励女性接受教育。

(雅礼中学创办于1906年,初名“雅礼大学堂” )

1927年,张福良遍行全国各地,走访农村、学校和机构,写了相当多的论文,呼吁青年“任凭任务艰难,路径陡峭,到农村去!”

1931年夏,长江和淮河泛滥成灾,殃及5个省数百万人。9月,日军进犯东北三省,建立满洲国傀儡政府。此外,全球经济大萧条也给中国带来沉重的打击。来自14个省180名代表,其中包括36名外国人,共聚一堂,研讨主题是“基督教会在乡村建设中的任务是什么?”

(圣约翰大学怀施堂)

一年后,张福良的农村计划诸如识字班、菜园、植树和乡村图书馆等的以实施,成功实践了“帮助人们像上帝的儿女一样的生活,使每个社群成为上帝国中的一个组织部分”。

民生议题,包括识字、合作社、农业项目、农村卫生工作、公民权利、戏剧与艺术,再如基本教育与成人教育、健康与卫生、宗教教育、家庭手工业以及细致到如何善用闲暇时间等方方面面,是张福良推进农村工作中发挥了对国家重建中的巨大作用。

他说,“超越世界的财富、权利和荣誉的基督教价值观”是快乐服务的基础。

(圣约翰大学校训)

他阐述:乡村建设的工作没有基督精神是不会成功的。唯独这种发自与神圣源头亲密联系的精神,才会赋予我们服务他人、为人类需要而牺牲自己的能力。……基督徒应该像他们的主一样,服务于中国农村那卑微的一群人,一旦他们有了这服务的机会,他们就能从这服务中得到满足与回报。

1934年,国家经济委员会在国际联盟支持下,派遣工作人员进入江西南部山区开展重建工作。经过七年战争,这一地区损失极为惨重:民居损毁、人口减少、疾病肆虐、通货膨胀、土地荒芜和耕畜缺乏。张福良被任命为江西农村福利会主任,为难民提供教育、农业、健康、合作社和家庭手工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张福良 1924年任雅礼中学部教务长)

实际上,张福良在1920年在雅礼学院执教期间,湖南已经陆陆续续由8个军阀统治,他们疯狂掠夺,导致湖南时有饥荒、溺婴,甚至吃人事件发生。庞大的帝国,肮脏拥挤的难民,各种社会张力已经达到极限,困难重重,成功寥寥……

1937年7月日军全面入侵中国,成千上万的难民从沿海涌入江西。1945年8月,战争结束前几个月,张福良任中国工业合作社总干事,然而战争结束后,全国经济大萧条,合作社生存艰难,他在一封信写道:今天,在战争的破坏下,和平与家庭生活,一碗米饭,平等的工作和教育机会,听起来就像遥远的梦想!

生活在中国饱受涂炭的年代,张福良以别人少有的温柔和热情,为人民谋福利;一次又一次,每当一场新的灾祸降临时,他被迫停下手头的工作;但一次又一次,他都以其英雄气概和温柔谦卑的品格,重归劳苦,从人生的碎石与废墟中建立起新希望。

思考张福良的一生,多灾多难,却能一路平安。

他说,我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那就是有一只圣手在引导着人的命运。

以上文字根据《光与盐》第二卷的资料整理改写。

相关文章

  • 贫困乡村建设的探路人——追忆张福良(Chang Fu-Liang

    那真正高贵的英雄,他的名字,无需要从屋顶上呼喊出去,也无需以任何形式来确立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那些经过他触摸的...

  • 乡村建设文化调查

    乡村建设文化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现阶段湖州地区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情况,文学院“静探和孚,恪修文志”湖州和孚镇古建筑...

  • 重邮移通学子三下乡:精准调研,找准工作抓手

    为认真了解和思考巫溪县天元乡象坪村的扶贫现状,询问贫困户的生活情况,了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7...

  • 一次培训 N多蜕变

    2019年的12月12日上午八点,精准扶贫协同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河北省贫困地区乡村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开班典...

  • 乡村墙绘—你以为是中国特色?

    近几年,国内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不少的乡村开始由表及里建设美丽乡村,乡村墙绘艺术就在众多的乡村建设中表现形式最为...

  • 美丽乡村设计

    “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热潮。那么,“美丽乡村”建设...

  • 家庭教育的新时代引擎——亲职教育

    贫困地区,乡村建设毫无生气,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瘦弱的背影还有那时光里惆怅的面容无不讥讽着世态的变幻,暗淡的...

  • 乡村美,却有些空,怎么办?

    乡村美,人去房空,怎么办? 作者:大秦笔记 乡村会更美,因为美丽乡村建设,国之大策。 美丽乡村的规划和建设,把乡村...

  • 寻访转型古村落

    传媒学院 张泉水 为响应“建设美丽乡村”号召,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凤凰涅槃队”围绕“乡村...

  • 美丽乡村行

    什么样的乡村才算是美丽乡村?如何去建设美丽乡村呢?又如何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带着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贫困乡村建设的探路人——追忆张福良(Chang Fu-Liang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rv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