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刘在在一家国企上班,有一次项目组开会,总经理也参加了。在项目长做了项目汇报之后,总经理与几个部门经理展开了讨论。再最后发言之前,总经理看了看在座的项目组成员,问对这个项目有没有看法。这时候全场鸦雀无声,小刘也低着头躲避总经理扫来的目光,气氛一度有点尴尬。事后部门经理特意把这件事拿出来说,提醒大家要用于发言,多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体制内,上级领导说,而普通员工只是带着耳朵听的现象非常普遍,因为在这样的氛围里,只需遵照上级的安排完成工作即可。既不需要什么创新,也不需要标新立异,所以大家都养成了唯命是从的习惯。但也不都是这样,新员工一开始还是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的。
02
有的时候,领导会把大家召集起来,就某事征询大家意见。大家最初都会比较积极,提出各种建议,尤其是新员工最为活跃。可慢慢大家发现,他们提上去的建议,上级领导也只是听听罢了,并没有接受大家的建议,或者只是形式上接受了,但并没具体执行。再然后领导征询大家意见,就没人发言了,知道即使提了建议也没有用。
有的时候,在讨论项目时,领导也会问大家有什么别的看法没有,而很多时候这问题只是个形式,其实领导心里已经有了方案。如果这时候有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很快就会被领导否定掉。所以再之后,大家都学聪明了,如果领导再征询别的看法,大家要么沉默不语,要么表示认可领导观点。
03
那在体制内,一言堂氛围比较浓厚的企业,有没有必要在会议上发表自己观点呢?
我认为不仅有必要,还应该主动表现,原因如下:
首先,主动发表观点是对领导的一种积极回应,领导希望的是有人能够响应自己。为避免给人一言堂的印象,他们希望的是有人能够把会议气氛烘托起来,这时候的你的回应是对领导工作的支持,至于回答的正确与否并不重要。
其次,特别是对于职务高好几个级别的领导,他不可能认识那么多与员工,而在会上反言,是表现自己的最好机会,会使得领导加深对你的印象。
可是发言也得看场合、看时机。
看场合,有的时候领导只是客气的随便问问,有的时候则是真的想听听大家意见。所以在发言时要看是属于什么样的场合。
看时机,别抢了直属领导的风头。在发言前,要注意直属领导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说,因为你的观点可能和你直属领导的意见一致。为此不要立马发言,而是观察直属领导是否有发言的意愿。
看氛围,轮到普通员工发表意见时,一般都到会议最后了,因此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就行了,不要说的滔滔不绝,让领导听得不耐烦,让好事变成坏事了。
因此在体制内,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有必要的,但也得分清场合、时机和氛围。
![](https://img.haomeiwen.com/i7845860/f977caf24b1c1fad.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