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婚姻育儿
当身边的人都让我去上班时

当身边的人都让我去上班时

作者: 佑多 | 来源:发表于2018-05-22 22:20 被阅读52次

    01

    儿子出生一周年,身边的人都在催促我赶紧上班。以我家目前的经济状况,我确实需要出去谋一份工作来维持开销日渐大的生活。然而在一次次的做决择之后,我还是放弃了。

    我知道所有的人都是为我好,看着我这么大个人在家待着也甚是着急。思来想去为了孩子的学龄前教育还是留在了家里。

    在他们的理念里:

    孩子谁带不是带?

    你只管生就好了

    带个孩子吃饱穿暖不生病身体壮壮的就可以了

    公公婆婆爸爸妈妈这类体力劳动下降的群体就是为了给下一辈带孩子的

    在他们的理念里

    什么?你说孩子有感情需求?那么小的孩子懂什么?

    什么?要教他看书认字听音乐玩游戏?那都是老师的事,以后都是要上学的。

    什么?还要给他讲故事做辅食?大人吃什么他们吃什么就可以了啊

    儿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婆婆提起过,等哺乳期过了,孩子留在家里给他们带,让我们出去工作。

    我当时并没有多说,只是说孩子太小,离开父母应该是不行的吧?婆婆说,孩子这么小他懂什么,你们出去工作,等到孩子上小学了,再接过去自己带,因为孩子上学要教,我们不识字教不了。

    到了小学才意识到孩子教育的问题其实已经迟了,人生的前七年是不可以白过的。

    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在上小学前什么都没学会,却要求他在上了小学后立马就什么都会了。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

    前两天,我妈给我打电话,问我最近怎么样?

    我妈说:

    闺女,你现在孩子也大了,该考虑考虑出去工作的事了,在家待着浪费了你这么年轻的一个啊。工作好歹一个月有万儿八千的收入,在家零收入,不值当的。

    我听了我妈说的话,内心不能平静。我非常的不赞同这种观点。认为女人只有出去工作才是有价值的,而在家里带孩子就是“没用”的女人。

    其实持这样观点的人很多很多,只是很多人没有直面说,而我妈作为母亲亲口告诉了我。他们这样说并没有错,因为这只代表着一种认知和关心。

    我不知道传统的观点为什么那么贬低女人在家里的付出,对孩子的付出。但是我知道,古往今来很多优秀的人都是母亲培养出来的。

    古时候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帝王家族同一个父亲,不同的母亲就教育出来不同的孩子。

    如今娱乐圈里的孙莉,小陶虹,李安琪,等等很多优秀的女星,都在生完孩子以后在家育子育人。事业先放一边。

    孙莉的女儿多多,应该没有多少人不认识。知书达礼,学识渊博。钢琴,英语,数学,读书,写作可是一样都没有落下。

    02

    从教育和亲子方面来看,女人带孩子的价值日渐显露,比起爷爷奶奶带出来的孩子,还是父母亲自带的孩子优秀的比率多的多。

    一个女人,她的能力,素养,学识,见识,知识面,有没有进取心,有没有学习力,情商,挫商,财商和为人处事直接影响着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一个孩子就影响几代人。

    我自恃没有她们那么有本事,把孩子培养成军事家,科学家,博士生,总裁董事。但是我想陪着孩子长大。我希望他从小在父母的爱里长大,性格是温润的,人是温温尔雅的,遇事能沉著冷静,容易有幸福感,自信阳光。

    要求虽然很简单,但是在生命的头几年需要付出的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人人都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生命的头几年,孩子的大脑在比成人快三倍的速度飞速发展,我们所展现给他的生命初期印象会在他的潜意识存在一辈子。在遇到某件事的时候不自觉的就会以潜意识的印象去处理事情。

    曾经有这样的一个问题

    下面两个选项,哪个对一个人的影响比较大

    A,原生家庭里,那些你能记得的事

    B,原生家庭里,那些你不记得的事

    答案是B

    事实上,对人产生巨大影响的往往都是一些我们已经记不得的事情。

    在生命的头几年,我们需要给他建立自我,制定规则,还要让他明白底线和原则。我们给他讲什么样的故事,听什么样的音乐,制定什么样的规则,学习什么样的知识,玩什么样的游戏,就决定了他生命的底色是什么颜色。

    孩子的大脑有足够的空间给我们开发,而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心无旁婺的去对待,就像对待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命一样。这才是对子女的负责。

    爷爷奶奶的心是好的,但是他们并不具备这种能力,讲故事读绘本玩游戏,给孩子建立规则。他们不懂也不会。这种底色他们染不上,一旦时间错过,那么孩子在后来的道路上想追上其它人就会吃力很多。

    作为父母,谁不想自己的孩子轻轻松松的学习,高高兴兴的玩耍呢!吃力,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讲是很残酷的。

    “孩子是冲着爸爸妈妈来的,并不是冲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来的。”我很喜欢这句话。

    尹建莉老师说:不管自己多忙多累,都不应该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带。因为他是你的责任。

    尹老师女儿园园是她自己一手带大的。那时候他丈夫被外派,她自己又是学校的老师,女儿还没有到上幼儿园的年纪,公公婆婆提议来帮她带孩子,她考虑公婆身体并不好,就没有同意让她们过来。她就白天上班的时候把女儿托付给邻居奶奶,晚上下班就马不停蹄的接回家。陪她做游戏,给她读绘本,给她背诗等等,很多东西是我们这些全职妈妈都很难做到的。在她女儿的成长道路上,她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她的女儿。

    园园高考分数线超过清华22分。在美国常春腾萌校攻读硕士。最主要的是在学校很讨人喜欢,对人礼貌又保持一定的距离,不随意跨越边界。

    在我们80后的这一代教育中,父母很少在意孩子的内心,那时候很穷,唯一想的就是温饱问题,没有时间去思考孩子的情绪问题情感依附和心理问题。

    现在对我来讲,孩子才是最重要的。等到他以后出去工作的那个时代,我们已经无法想象发展成什么样了。没有办法给到最好,只能尽自己的力量做最大的努力。

    遗传是固定的,但后天的环境与刺激却是父母可以做的。

    孩子的一生很长,并不能只看眼前的好坏。生活坏几年又怎样,又能坏到哪里去呢?但是孩子的生长是不可逆的,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结尾以龙应台的一句话结束:

    “父母是有有效期的,要在孩子最依赖的十年里用心教养,提供依靠。一旦孩子长到青春期,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提供实质性的影响了。”

    01

    儿子出生一周年,身边的人都在催促我赶紧上班。以我家目前的经济状况,我确实需要出去谋一份工作来维持开销日渐大的生活。然而在一次次的做决择之后,我还是放弃了。

    我知道所有的人都是为我好,看着我这么大个人在家待着也甚是着急。思来想去为了孩子的学龄前教育还是留在了家里。

    在他们的理念里:

    孩子谁带不是带?

    你只管生就好了

    带个孩子吃饱穿暖不生病身体壮壮的就可以了

    公公婆婆爸爸妈妈这类体力劳动下降的群体就是为了给下一辈带孩子的

    在他们的理念里

    什么?你说孩子有感情需求?那么小的孩子懂什么?

    什么?要教他看书认字听音乐玩游戏?那都是老师的事,以后都是要上学的。

    什么?还要给他讲故事做辅食?大人吃什么他们吃什么就可以了啊

    儿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婆婆提起过,等哺乳期过了,孩子留在家里给他们带,让我们出去工作。

    我当时并没有多说,只是说孩子太小,离开父母应该是不行的吧?婆婆说,孩子这么小他懂什么,你们出去工作,等到孩子上小学了,再接过去自己带,因为孩子上学要教,我们不识字教不了。

    到了小学才意识到孩子教育的问题其实已经迟了,人生的前七年是不可以白过的。

    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在上小学前什么都没学会,却要求他在上了小学后立马就什么都会了。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

    前两天,我妈给我打电话,问我最近怎么样?

    我妈说:

    闺女,你现在孩子也大了,该考虑考虑出去工作的事了,在家待着浪费了你这么年轻的一个啊。工作好歹一个月有万儿八千的收入,在家零收入,不值当的。

    我听了我妈说的话,内心不能平静。我非常的不赞同这种观点。认为女人只有出去工作才是有价值的,而在家里带孩子就是“没用”的女人。

    其实持这样观点的人很多很多,只是很多人没有直面说,而我妈作为母亲亲口告诉了我。他们这样说并没有错,因为这只代表着一种认知和关心。

    我不知道传统的观点为什么那么贬低女人在家里的付出,对孩子的付出。但是我知道,古往今来很多优秀的人都是母亲培养出来的。

    古时候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帝王家族同一个父亲,不同的母亲就教育出来不同的孩子。

    如今娱乐圈里的孙莉,小陶虹,李安琪,等等很多优秀的女星,都在生完孩子以后在家育子育人。事业先放一边。

    孙莉的女儿多多,应该没有多少人不认识。知书达礼,学识渊博。钢琴,英语,数学,读书,写作可是一样都没有落下。

    02

    从教育和亲子方面来看,女人带孩子的价值日渐显露,比起爷爷奶奶带出来的孩子,还是父母亲自带的孩子优秀的比率多的多。

    一个女人,她的能力,素养,学识,见识,知识面,有没有进取心,有没有学习力,情商,挫商,财商和为人处事直接影响着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一个孩子就影响几代人。

    我自恃没有她们那么有本事,把孩子培养成军事家,科学家,博士生,总裁董事。但是我想陪着孩子长大。我希望他从小在父母的爱里长大,性格是温润的,人是温温尔雅的,遇事能沉著冷静,容易有幸福感,自信阳光。

    要求虽然很简单,但是在生命的头几年需要付出的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人人都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生命的头几年,孩子的大脑在比成人快三倍的速度飞速发展,我们所展现给他的生命初期印象会在他的潜意识存在一辈子。在遇到某件事的时候不自觉的就会以潜意识的印象去处理事情。

    曾经有这样的一个问题

    下面两个选项,哪个对一个人的影响比较大

    A,原生家庭里,那些你能记得的事

    B,原生家庭里,那些你不记得的事

    答案是B

    事实上,对人产生巨大影响的往往都是一些我们已经记不得的事情。

    在生命的头几年,我们需要给他建立自我,制定规则,还要让他明白底线和原则。我们给他讲什么样的故事,听什么样的音乐,制定什么样的规则,学习什么样的知识,玩什么样的游戏,就决定了他生命的底色是什么颜色。

    孩子的大脑有足够的空间给我们开发,而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心无旁婺的去对待,就像对待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命一样。这才是对子女的负责。

    爷爷奶奶的心是好的,但是他们并不具备这种能力,讲故事读绘本玩游戏,给孩子建立规则。他们不懂也不会。这种底色他们染不上,一旦时间错过,那么孩子在后来的道路上想追上其它人就会吃力很多。

    作为父母,谁不想自己的孩子轻轻松松的学习,高高兴兴的玩耍呢!吃力,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讲是很残酷的。

    “孩子是冲着爸爸妈妈来的,并不是冲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来的。”我很喜欢这句话。

    尹建莉老师说:不管自己多忙多累,都不应该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带。因为他是你的责任。

    尹老师女儿园园是她自己一手带大的。那时候他丈夫被外派,她自己又是学校的老师,女儿还没有到上幼儿园的年纪,公公婆婆提议来帮她带孩子,她考虑公婆身体并不好,就没有同意让她们过来。她就白天上班的时候把女儿托付给邻居奶奶,晚上下班就马不停蹄的接回家。陪她做游戏,给她读绘本,给她背诗等等,很多东西是我们这些全职妈妈都很难做到的。在她女儿的成长道路上,她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她的女儿。

    园园高考分数线超过清华22分。在美国常春腾萌校攻读硕士。最主要的是在学校很讨人喜欢,对人礼貌又保持一定的距离,不随意跨越边界。

    在我们80后的这一代教育中,父母很少在意孩子的内心,那时候很穷,唯一想的就是温饱问题,没有时间去思考孩子的情绪问题情感依附和心理问题。

    现在对我来讲,孩子才是最重要的。等到他以后出去工作的那个时代,我们已经无法想象发展成什么样了。没有办法给到最好,只能尽自己的力量做最大的努力。

    遗传是固定的,但后天的环境与刺激却是父母可以做的。

    孩子的一生很长,并不能只看眼前的好坏。生活坏几年又怎样,又能坏到哪里去呢?但是孩子的生长是不可逆的,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结尾以龙应台的一句话结束:

    “父母是有有效期的,要在孩子最依赖的十年里用心教养,提供依靠。一旦孩子长到青春期,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提供实质性的影响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身边的人都让我去上班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tl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