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四章华夏文明修-炼历史简述18

第四章华夏文明修-炼历史简述18

作者: mamimima | 来源:发表于2022-10-15 09:18 被阅读0次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张载

张载这句话精彩将理学的内在发生原理,阐述的清清楚楚

华夏世界观是整体论。

天地与人一体,所谓天人合一。

而天地如何与人交—合?

就在心处——就是意识观念之处。

心是天地和人合一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整体论逻辑上,我们的心即是天地的也是我们人自己的。

心是天地和人共享的!

为天地立心,即可以被动解释为,天地以自身道理占据心(形成我们的观念、意志、信念、信仰等)。也可主动解释为,我们主动的(通过修-炼)以天地之道构建出我们心的内容!

为生民立命—发现天地之道,并依据天地之道而为即为命。

“天命所归”一词显示,天地之道对人的强制性和决定性,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天命”在未经过佛教因果轮回观影响前,其含义不意味一种对人预先设定的不可变的存在道路,而是一条被预设的“正确”的道路,所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就是在心里构建的天地之理正确实践,从而让亿万生民获得生命的大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则表明,心中所立。命中所指道路是《易》、《道德经》、儒家经典等等先贤在历史实践中总结呈现出的华夏文明的核心理论(围绕着自强向善为核心理念的理论体系所指引的实践道路)。以此进行修-炼超越成新的理论样态——理学。其理论建立目的是(让士大夫们拥有以往传统贵族拥有的能力、信念、意志等)为万世开太平!

之所以,这里大篇幅讲理学诞生的背景,及其内在原初的目标及原理。就是因为理学对华夏修-炼历史的重要性。

它将华夏远古以来的世俗社会必然多元性,所呈现的万物万法皆可修-炼得道的理论可能,完成最后最难的一步——为天地立心(即在如何建立一个世俗万法可用的信念、信仰的建立范式),从而突破这个理论可能,而落地到实践处。

理学将万法万物皆可修—炼,皆可得道从理论可能变成了事实可能!

这就是理学对华夏修-炼界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

  • 第四章华夏文明修-炼历史简述18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张载 张载这句话精彩将理学的内在发生原理,阐述的清清...

  • 第五章全民修-炼的必然未来5

    全民修炼与华夏文明前途 华夏的历史命运很大程度就在华夏修-炼者的进步历史中。 中国人因为历史上修-炼观念的领先性,...

  • 第四章华夏文明修-炼历史简述11

    佛教本土化的最大功绩,不仅仅是向华夏文明显现了如何从宗教角度展开一种纯粹的神修道路。更让处于长期世俗化状态的华夏文...

  • 第四章华夏文明修-炼历史简述9

    如何让一个人甘心、自愿、自觉地接受并进入修-炼活动中。其实是修炼活动中最基本,最初始,也是最重要,最难的部分。这涉...

  • 第四章华夏文明修-炼历史简述10

    华夏文明原初建立的两个短板: 一个神修领域的,精神或意识领域信念的自我建立的法门 一个是客观物理世界实践领域如何实...

  • 第四章华夏文明修-炼历史简述8

    我们前面讨论过,体修者的修-炼场景主要集中在个人。个人的能力技能水平的提高,都需要从修-炼状态中有所得。 而个人的...

  • 第四章华夏文明修-炼历史简述1

    由于修-炼是一个极其个人感受的行为模式。因此在有文字记录出现以前。今天的我们很难去回溯人类早期具体的修-炼发展状况...

  • 第四章华夏文明修-炼历史简述20

    结论:理学认为:天人合一,天以命令形式与人的心共享天理。天理在人心中构建的产物外显为性,有使人大吉的性,有使人大凶...

  • 第四章华夏文明修-炼历史简述21

    将华夏文明核心理念,作为华夏族的信仰的核心。 将万物万法皆可修-炼,皆可入道的世俗化修-炼历史确定为华夏族普遍确信...

  • 第四章华夏文明修-炼历史简述25

    马克思为主导的西方文明最先进的那部分,实质帮助华夏文明实现了两个领域的提高: 1是天理的“理”,从以往简单原始形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四章华夏文明修-炼历史简述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uh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