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逛知乎,看到一个问题:“长期在简书上码字,得到关注很低是种什么感受?”,对我而言,这个问题是寂寞而苍凉的。当时就想,这个问题一定与我有着某种神秘的关系,它仿佛一种宿命,一种孽缘,仿佛为我量身定制,直击我的灵魂深处。没错,我就是那个长期码字而关注很低的人,我觉得我有义务回答他的问题,虽然他的问题已经过去了好几年,虽然他的关注也很低,基本没人回答,但是我还是觉得有必要给这个问题一个答案,也算给自己一个答案:
“我不知道码了一个多月两个月算不算长期,总共写了十几二十篇文章,总共1万多字。我写的都是散文,不过话又说回来,写散文不去简书还能去哪里写?前几天刚刚通过简书创作者认证,但是阅读寥寥,点赞更是随缘,目前评论是0。给我感受就是简书就像我的私人笔记本,基本上写给自己看。谁叫我喜欢散文呢。”
是的,一件事你喜欢上了能有什么办法呢?就像梵高说的,我已经没有了成功的欲望,我画画是因为我必须画,这样我的心才不至于太痛苦。我想,来简书写文的人都像梵高一样,都是对写作有着无法割舍的爱。这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召唤,非人力所能规避,我们只能听从召唤的声音一直走下去走下去,不管是悬崖还是峭壁。得也罢,失也罢,都来自我们不能左右的外部世界,而我只能孤寂地写着。
每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窗外是寂寞而空旷的天,而我只是个孤寂的写手,一遍又一遍得记录一路走来的悲欢离合,这些敏感的文字,在我的脑海中孕育发酵,我能听到键盘敲打时寂寞的声音。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一个好的记录者,我希望是的。在与灵魂的对话中,我看到千疮百孔的自己。写作,是一把灵魂的手术刀,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我的确时时刻刻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自己。写作从某种意义而已,可以净化人的灵魂。这是写作给我们最大的馈赠,至于有多少人关注你,有多少人给你点赞,倒显得次要了。
不过,即使是最孤傲的旅者,如果有一两个知心人同行,不亦说乎?即便是所谓的“抽屉文学”,也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同。旅途寂寞,我希望大家都能得到慰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