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站在喧嚣的市场上,羞愧地看着面前为了一块钱跟店主争得面红耳赤的妈妈。我好想对着她喊一句“妈,你能不能不要再讲价了”。但考虑到我所谓的面子,我还是默默地混迹在人群中,等妈妈赢得了那一块钱拉着妈妈赶快离开了那个令我窒息的市场上。
是的,我的妈妈很爱讲价,因为这个原因,市场上的一大半人都认识了我妈妈。都称妈妈是那种“买一口锅都要带一根针”的人,每当听到别人这样说,我都不好意思承认那是我妈妈。我曾经不止一次跟妈妈说过这个问题。
“妈,你为什么为了一块钱也要跟别人讲价呢?争来争去别人会讨厌的,而且街上那么多人看着呢?”我略带嫌弃的眼光看着妈妈。
妈妈感受到我不友好的语气,嘴唇动了动,想反驳,但看到我不耐烦的神情,最后只是说“好吧,下次我不讲价了,但是妞妞,你不能拒绝跟我一起去街上啊”。
“嗯,只要不讲价,什么都好说”。
第二天,我“满怀希望”地跟着妈妈去了街上,我想着,妈妈已经答应了我,这次肯定不会再讲价了。我还在悠悠地想着。顿时心情都美丽了不少。
忽然,我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
“哎呀,你就卖给我吧,这块是唯一的瘦肉了,我妞妞最喜欢吃瘦肉了,你就少五块钱卖给我吧”。
“大姐,这是我今天早上刚杀的猪肉,少一块钱都不卖。”说着还略带嫌弃的眼光看着妈妈。
“大哥,你就卖给我吧,我下次还在你家买”。
“不能卖,你能不能每次都讲价啊,真是怕了你了,算了,看在你经常在这块地方买东西的份上就给了你吧”。
妈妈开心地付了钱,拿着她的“战利品”高兴地回头给我看。
“妞妞,妈妈给你买的瘦肉,中午给你包饺子吃”。
我满脸通红地看着妈妈,眼眶酸涩,再也忍不住,在眼泪就出来之前,赶快逃离了现场。
妈妈讪讪地收回刚刚还拿着猪肉的油腻的手。跟上我。
“妞妞,你怎么了,没事吧,我们中午包饺子吃,你不是过两天就要去南方读书了,南方饺子不正宗,你不是最喜欢妈妈给你包的饺子了吗!”
“妈,我不喜欢吃饺子,我再也不喜欢了”。我哭着跑开了。
那时的我却没有看到妈妈落寞的身影在茫茫人海中的渺小。
后来,我不再跟着妈妈去市场上,任凭妈妈怎么说,我都一口回绝。我不想看到妈妈再跟别人讲价而面红耳赤了,没有什么比看着自己妈妈跟别人讲价而无能为力的时候更难受了。
之后,叫了我几次无果,妈妈就自己去市场上了。
妈妈每次去市场上都能给我带回我最喜欢的东西。而我也在心安理得地享受着那种快乐,不用亲身看到和听到妈妈讲价,我心里还是无比愿意用着妈妈可能和别人讲了一个小时价买的任何东西。
就这样过了两年吧,我上了大学,看到有钱的孩子买着形形色色的东西。我不舍得买。
其实,我知道,我一直都知道我妈妈为什么总要和别人为了一块钱而花费一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讲价。只是我一直在欺骗自己,告诉自己妈妈就是那样的一个人,一个比贪小便宜的人。其实,我从心底是嫌弃我妈妈的,因为她,我在市场上总觉得别人带着有色眼镜看着我。
我在想,他们是不是会这样想我。
“你看那个女人,特别爱讲价,那是她的女儿,真是的”。
“那个大姐总是一块钱还是讨价还价,买不起就不要买啊”。
“你看,那个女人……”
我受不了这样的话语,我不需要这样就会讲价的母亲,是因为她别人才嘲笑我的。

有一次,妈妈又去街上给我买我要去学校穿的袜子了。火车是中午的,我眼看着时间要来不及了,可是妈妈还是一点回来的迹象也没有,我慌了,于是再次去了那个让我充满不快乐的市场上。
我苦苦寻着妈妈的身影。
忽然远处一个声音随着明媚的阳光传入我的耳中。
“大姐,你又要讲价吗?”
“不了不了,我女儿不喜欢我讲价”。妈妈脸红地看着卖主。
“没事没事,给你少五块钱,给你女儿买个蛤蟆含蛋(我们家乡小吃)吃。”
“那谢谢您了啊,我女儿最喜欢吃那个了。我每次讲价,也只是为了给我女儿买一个蛤蟆含蛋”。妈妈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我明显看到她眼里亮亮的光暗淡了下去。
我想,她可能想着她女儿可以吃一个蛤蟆含蛋了眼里充满亮光,可是又想到自己女儿嫌弃自己讲价的情景而失落吧。
原来妈妈每次上街上给我带的蛤蟆含蛋是她用讲价换来的。而我每次都觉得蛤蟆含蛋很好吃。却从来没有想过妈妈讲了一个小时的价嘴里是否也是苦苦的,想要吃点甜的东西呢?
“叔叔,少六块钱吧,我今天要去外地读书了,就吃不到蛤蟆含蛋了,剩下那一块钱,给我妈妈买个糖吃”。
“好嘞,下次还来我家买东西呦”。
“嗯嗯,下次肯定还来,还希望叔叔可以便宜点啊”。
“一定一定…哈哈哈”。
妈妈惊呆地看着我,连忙向我解释“妞妞,我没有讲价,是师傅要少钱的。”妈妈手足无措地说着。
“没事啦,妈妈,我们一起去买蛤蟆含蛋和糖吧。”
妈妈没想到我是这个反应。木讷地点了点头。
此后,每次妈妈去街上,我都首当其冲,第一个争着要去,我明显看到妈妈脸上露出那种害羞的少女般的微笑。

朱自清的《匆匆》中父亲步履蹒跚的背影让他潸然泪下。而妈妈讲价的声音和身影也让我永永不能忘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