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6岁儿童绘画与心理发展

2-6岁儿童绘画与心理发展

作者: 有福不享是傻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8-15 12:43 被阅读0次

三、四章

孩子最近画画出现沉不住气的表现,总是草草就画完了,然后让他讲一讲也讲不出里面的内容来。我想一个是与孩子沟通的技术需要提高,一个是引导孩子静心画画的技术需要提炼。我在想,我们开学之后,面对的都数学生对自己特别熟悉,我们在引导他们画画的时候比自己的孩子还要有困难,他们心目中比较严厉的老师突然要跟他们进行这一波操作,估计他们会有点不适应,这个不仅是学生,老师也需要很好的调整自己的。第四章第第二节中讲到,对孩子的绘画进行问诊时的问题设计,画面中有什么?画中的人是谁?画中的人在想什么?做什么?画中的人有怎样的情绪?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幅画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这幅画有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讲一讲吗?我在跟儿子绘画的时候,画完之后我通常会问他,你画的这是什么呀,他在干什么呀?他高兴还是难过?他感觉怎么样呀?因为我说情绪他听不懂,不知道情绪应该怎么回答。不过我提醒了几次之后开始也能回答情绪这个问题了,但是通常故事讲的东一块西一块的,不能连贯的表达清楚。我用感觉问问题的时候显得很无力,然后问完问题又反应不过来,要自己思考一会才能有所感悟。还需要慢慢开吧。

我看到第三章第一节中讲到,弗洛伊德认为,每个儿童都要经历某些心理发展阶段,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五个时期,依次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这五个时期如果都顺利通过了,孩子没有固着在任何一个阶段上,他就会逐渐向前发展,由此获得成熟。但是,一旦在某一阶段发生固着,个体就会发展出与此阶段相关的防御机制与行为。我记得原来听一位心理专家分析少年犯罪的行为讲过,孩子就是因为在某一个阶段受到了限制,在这里就找到根据了,他们就是固着在了某一个阶段,然后这个时候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艺术手段帮助其渡过,那么就有可能成为了问题孩子。

第四章,第一节,儿童绘画心理分析的指导原则中讲到,在分析孩子的画时,家长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孩子的画,可以从认知情感与行为等角度全面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先引导孩子描述画面中的故事,耐心倾听解释等孩子说完了你再谈谈自己的感受。当孩子通过绘画表达情绪的时候,家长要学会感受孩子的倾听理解孩子的感受,当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家长可以适时引导孩子朝着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发展。当绘画暴露出孩子身上的某些问题是家长首先要保持平和的态度,不必惊慌失措,也不要轻易给孩子下评判,或者因为一个小小的问题就否定了,孩子要进一步观察和了解,思考问题的成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6岁儿童绘画与心理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fa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