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看过一本写台塑老板王永庆(前台湾首富)的书。书中描叙了在王永庆小的时候家里特别穷,然后东拼西凑攒了些钱开了家米店。
王永庆做事非常的用心,对自己客户的了解比客户自己了解的都多。
比如王永庆会记录上次客户是什么时候来买米的,算算日子差不多了该吃完了,到时间就给人家送过去,即提供了方便和销售额,更是垄断了客户群,不给竞争对手一点空隙……这些信息怎么来的?全是靠聊天和用心搜集:“家里几口人?最喜欢什么样的大米?一个月能吃多少?......”然后再登记到一个本子上进行归类整理。
一件小事能做到如此的扎实,做到这个份上,那就是一门艺术。
现在再回想一下自己:
我们每天在店里有没有想如何提高销售额?有没有准备一个笔和纸,记录下偶然的灵感?
有没有经常性的总结?例如:销售、运营、得失、心得......
认识经常来消费的顾客吗?有跟他们聊过吗?知道他们消费的目的吗?能满足这些需求吗?跟他们成为朋友了吗?有他们的联系方式吗?
有没有仔细研究客户群的购买产品搭配情况?
不深入研究如何能想出对策?
最后说两个小例子:
国内有一家调查机构,调查竞争对手基本情况。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地上搜集消费者扔掉的购物小票,当小票数量达到几千张的时候,做统计、分析,然后研究出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每次的消费额度、关联产品、购物时间……。
还有一家门店,每次他们晚上回家后都有一个固定的工作,那就是看录像,通过录像,可以清楚的看到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从进店开始,目光移动的轨迹,行走的路线,是漫无目的?还是有备而来?经常店里的什么商品所吸引?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即使几天知道方法,真正能执行下去的寥寥无几。
销售招数千变万化,不过万变不离其宗,谁满足了客户需求谁就拥有客户!其实进步最快的就是跟着高手贴身学习才是最快的进步方式,进步比自己闭门造车快10倍,也属于一种借力,这方面我有深刻体会(建议有空可以看一下蓝小雨的《我把一切告诉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