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初入市场开始,交易者们就在不断学习各种技术和理论,无论是股票还是期货、外汇还是期权,概莫能外。
初级一点的就是:均线理论、K线组合形态、量价关系——衍生出来的什么“金叉死叉”、“仙人指路”、“三只乌鸦”、“射击之星”、“放量拉升即为牛”、“天量天价”等等。
进阶部分就开始了技术指标的探索——MACD、KDJ、ASR、BOLL,更有甚者,ZJTJ+RSI混用、自编模型、买入卖出预警等等手法又层出不穷,可是往往左侧精准无比,右侧亏得一批。
高阶时,又有返璞归真之状:艾略特波浪、江恩周期、黄金分割,又妄图用“历史重演”的思路来预判未来的方向……
然而,事与愿违,我们学了N种工具,采用了N种理念,仍然战战兢兢赌着明天,市场在我们面前就像来了大姨妈的更年期妇女,左右不能逢迎。
是市场错了?交易大师的理念错了?还是我们错了?
02
交易者们最迷恋的是什么?
正确的交易!
我们希望每一笔交易,都是在确定盈利的方向、确定盈利的点位做出的,而却很少考虑过盈利该有多少、止损的条件是什么!
在行为经济学里讲,人们是迷恋“小概率事件”的,就像在市场中我们迷恋正确率一样,而正确率(除非100%),并不能带给我们确定的盈利,毕竟,我们都经历过牛市亏损,随便买股票都是翻红的情况下,只要有某只黑天鹅,就会收割全部利润甚至亏损本金。
我们要的,是交易的正确!放弃准确率的幻想,放弃N个指标同一指向的期待,接受任一指标的容错率,甚至只关注某一指标而做决策。
技术派交易者最常纠结的事儿,可能是这样的:
均线多头排列、量能配合良好、MACD出现趋势向上,但是KDJ却在80的高位,甚至有死叉的苗头……
做多的理由,常常与看空的理由一样多……
但是,一旦各项主流指标都向好的时候,买进去吧,踏踏实实被割韭菜。因为那是庄家做给你看的啊!!!
03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先确定自己的流派、再修炼派里的武功。
放弃迷恋小概率事件,首要就是放弃对自己的幻想。我们绝不是郭靖,也绝不是张无忌。最保险的能成为一个行家里手做法,就是在武当派练太极拳,在少林派练金刚掌。
如果你是个价值投资派,那么就去研究财务分析,用CAMP去估企业价值,去研究行业发展前景,对市场取向进行判断。
如果你是个技术分析派,那么就去研究各种指标的算法(我的公众号里会陆续更新),使用方案、甚至是跑一下历史正确率和盈利率,看看哪些指标是能配合的,哪些是经常互相矛盾的。
如果你是个趋势跟踪派,那么你就要确定自己的“趋势判定准则”,哪怕是使用均线,也万不可今日使用60日线,明日使用20日线,那不过是给自己找高正确率的借口罢了。
如果你是个……
流派并没有高下之分,我曾经见过一个连续10年,年均盈利率14%的前辈(这个已经属于很好的成绩了,不想多解释,懂得自然懂),他就做3支股票,就使用KDJ,而且从不遗漏信号。
那么,首先我们承认自己不是武林奇才,那么,我们认定一个流派,就在一个流派里训练一种武器,才能不走火入魔,甚至成为可以排在前10%的高手。
很无聊吧?很逆人性吧?这就是交易。
文章同步更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