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大人老师常这样教导我们,读书是为了改变命运,努力读书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就在这样的氛围下,小小的心中便开始勾勒出了向往的生活应该是富裕、体面的生活。理想可以人人都有,但大多数人注定就是个普通人。长大后发现现实的生活好像与向往的背道而驰,于是就开始不由自主地焦虑、压力山大,或者继续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
殊不知儿时向往的生活只是一些长辈、老师或者说是这个国家主流价值观所描绘出来的,但自己心中想要的生活就一定是它吗?
很喜欢戴建业老师的一句座右铭:读自己喜欢的书,干自己喜欢的事,爱自己喜欢的人。我想,找到自己热爱的生活并为之努力就好了,并不需要把大众眼里的成功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有名有利的人不见得一定幸福,放下对成功、金钱的执念,普通人也可以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把日子过得有趣、活得开心。倘若以后的孩子还是得压抑着天性,整天埋头苦读和别人内卷,而我又没办法给娃另一种成长环境,或许我也会选择不生吧。这样他/她可以再找找投个好胎,我的小日子压力也就没那么大。
我想,自己的梦想还是得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没实现也没关系。因为普通人也可以活得开心。
大伙儿知道吗,其实今天全球八十多亿人是由七万年前一场全球大灾难幸存下来的一千人繁衍出来的(今天听沈奕斐老师播客听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而且迄今为止一共经历过五次全球大灾难,其中有一次恐龙这个物种就彻底消失,倘若以后还会有这样的全球性灾害,如果那个时候并没有那么多空中的飞船供几十亿人避难,是不是想想今天能活着还挺幸福的呢。所以,珍惜这个还跳动着的生命,没什么必须要的执念,好好活着就挺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