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燕舞串场河 31
南国春来早,时序刚过了雨水,浓浓的春的味道,扑面而来。满圆春色关不住,一池春水荡碧波,柳丝吐绿万千条,多情摇曳拂绿水。
时钟刚敲过八点,老孙就夹着用久了的公文包,走在校园的大道上,路面上洁净如洗,一尘不染。路两边的梧桐树,排列整齐,仿佛迎接贵宾的礼兵,分列两边,向早早来到学校的老师们致意问好。盛开将谢的腊梅,也正用自已仅存的芬芳,奉献给姹紫嫣红的校园。是的,老孙突然想起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轻轻地吟诵起来: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春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写得多好啊,特别是最后一句,写出了腊梅的神韵,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即使粉身碎骨,化作尘土,本质不变,吐香如故。花且如此,而况人乎?古人以梅之高洁喻人的高贵品质。真是匠心独运,鬼斧神工之笔。
再看那些红得像火的桃花,白得像雪的梨花,都是那样的争芳斗艳。真是桃花依旧笑春风啊!
今天老孙提前了一刻钟来到学校,听正义讲,今天系领导要邀集有关人员召开座谈会,讨论本系今后学术研究的主题与方向。要求有关人员,充分发挥自已的聪明才智,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突破禁锢,畅所欲言,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各抒己见,学术问题不求统一,提倡自由发挥,尊重别人的研究成果。
会议上,系领导作了一系列讲话,指出,由于十年动乱,本系的学术研究处于瘫痪,现在迎来了教育的春天,我们有奋起直追的职责,把失去的时间尽快补回来。目前不仅大中院校的教材,课本需要我们尽快拿出经得起推敲的资料,全社会也盼望我们多出精品,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经与其他兄弟院校协调,近期将重新编撰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因其工程浩大,跨越朝代久远,仅凭一家之力,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因此,既通力合作,又分工负责。我系承担唐宋两个朝代的编撰研究。成立唐宋文学编写组。由孙前明老师任常务副组长,陈正义老师协助孙老工作。小组初定由六人组成。其余人员待定,希望孙老推荐有关人员。
接到如此艰巨而崇高的任务,老师既兴奋又惴惴不安。
多少年来,老孙何尝不知,我中华上下五千年,代代传承,久而不衰,其文字之功劳,当数第一。我们的祖先,不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明了文字,更有历代先贤哲人,将一个个鲜活的象形字,象声字进行各种各样的组合,就成了文章,其中不泛有宏篇巨制,也有短小精悍,妙趣横生的美文。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春秋时代的各类散文,读来振聋发聩,发人深省。不愧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秦以后的散文,汉代的大赋,以司马相如、扬雄等为代表的大家,虽大多为朝廷皇帝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但艺术手法铺张扬励,金碧辉煌,气象宏伟。大有可取之处。丢开这些暂且不言,到了唐代、宋代。可以说这两个朝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学发展最鼎盛的时期,不仅有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唐诗宋词,更为重要的是,散文在唐宋也发展到了至今无人企及的顶峰。且丢开浩如烟海的散文,数以万计的作者不说,单清人认定的唐宋八大散文家的散文,就足以让我们学习一辈子,研究一辈子。尽毕生之力,穷经皓首,也未必能窥其堂奥。想到这里,老孙心想,将来要在文学史上,突出散文的重要性和阐述其实用性,普及性。魏晋时的三曹之一曹丕就在其巜典论论文》中指出,书论宜理,奏议宜雅,名诔尚实,诗赋欲丽。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即认识到了散文在各方面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想到这里,老孙对完成系里赋予的任务充满信心。老孙从事唐宋文学研究多年,写下了百余万字的心得笔记,本欲认真梳理,去粗取精,先出初稿,进一步征求各方意见,尤其是专家组的意见。
……
拨云见日,阳光下的老孙,虽身患腿疾,仍恢复了工作的权利。领导照顾其身体有恙,年岁渐高,让他不再从事教学,而任命为学术研究组负责人。老孙十分感谢领导关心,自己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有生之年,不折不扣地完成系里交办的研究课题。另外,他一定要尽己所能,培养带领出一支学术研究的团队。使这支队伍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走出办公大楼,看到校园里失去了往日的热闹与人气。一声叹息,是啊,这么多年了,学校不招生,还称其什么学校?就譬如工厂无工人,还称其什么工厂?农村没农民,还称其什么农村?
创伤啊,十年了,我们头脑发热,是非不分,黑白混淆。折腾了这么久,终于如睡狮将醒,冷静一想,该是反思疗伤的时候了。
老孙顺理成章地想起了招生,想起了家乡的刘敏,孙刚,吴回士,杨明及其他一些知青,不知他们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刘敏,孙刚虽然已经取得了报考资格,也给他们寄去了复习资料,但不知效果如何?以他的眼光,这两个人专科成绩应该没问题,其它如数学,外语,政治等,就不知如何了。刘敏父亲刘仁数学教学不错,辅导其女儿应该没什么问题。
人的思维模式就是很怪。老孙又想起了故乡的路桥工程,这个二子,老孙熟悉,有闯劲,没文化,学建筑管理还不错,但`独挡一面,统领这么大一个摊子如何?老孙又为此担起心来。这不,前几天不就遇到拦路虎求援来了,亏得我在兄弟院校有懂建筑的朋友。为他解决了难题,也算我对家乡尽了一点游子之心意吧。想到这里,老孙又想起了自己的菇房,想起蹬着自行车每天一趟城里,来回四十多里地,不论下雨刮风,道路泥泞,车子骑着人,人反扛着车,走上二三里,直到公路边,再返回去拿那个蘑菇篓子。现在想想,确实很难很苦,但也挺有趣的,自已的辛苦,为生产队的经济添上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