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礼拜在素可泰,渴了路边开个椰子。卖椰子的爷爷也卖佛牌。
问了价格,差点把刚吞下的椰子水原封不动吐还给他:拇指大的一撮泥巴,够买一辆特斯拉。
爷爷说,爷卖的不是泥巴,是信仰。
在这里,影响价格的只有一件事:争议。信就说好,不信就说不好。现在不信,不代表以后不信。争议越大的佛牌,价格越坚挺。
如果有一天,大家都信了,或者都不信了,我就该回去专心卖椰子了。
有争议处有价格2
爷爷的话可以解释很多事情。比如:
谁买我开除谁我央行关停交易所,各国央行轮番上阵,连Dimon老师都把比特币定性为“Fraud”。屋漏偏逢连夜雨,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为什么它的价格虽跌跌撞撞却依然坚挺,就像打不死的吴京老师?
椰子爷爷那番话,毛主席也说过:
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一万年后仍会是这样。
毛爷爷指的是政治。政治由“立场”或者“利益”决定,而不是“道理”。“立场”一定是鲜明的,而“道理”一般都是模糊的。
把这句话放在金融市场上:
凡有交易的地方,都有看多,看空,看不准。一万年以后仍然如此。
被交易的东西,不管是股票、佛牌还是比特币,背后的“道理”就是它的基本面。“道理”影响价值,但不会直接决定此时的价格。它藏在不同立场之下,伏在多空两边,影响力量对比,让价格慢慢向价值靠近。
如您所知,这就是有效市场假说。
而“立场”,是您的情绪。它直接指挥您在市场上同无数参与者撕咬扭打,以达成此刻的均衡-成交价格。
市场上的不同情绪,来自于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人一个哈姆雷特,看法永远比您想象中的多。
只要还有不同声音,这便仍是个双边市场。无论站哪边,您和对方最后谁“对”谁“错”的概率都差不多,或者说胜负机会相当。当有生力量无法在相同方向达成一致时,是为零和。
如果有一天,您突然听不到任何相反的声音,说明所有人都已经上了一条船。
上一条船不好吗?
“所有人都上船”,在金融市场上,叫做“Fully invested”。相当于赌桌上的“全进(All-in)”。
子弹全光,剩余力量已无法推动市场继续向原方向运动。此时只要有人对“道理”有一丝怀疑,要卖,马上就会发现市场上已没有买家-- 想买的都买好了,大家都在船上。
接下来就是在场所有玩家的噩梦:卖不掉,怎么卖都卖不掉。
回到比特币的例子:最刻薄的字眼,最严厉的批评,都不是压垮它的那根稻草。您耳根清净的那一天才是。
3
椰子爷爷给我最大的启发,不是比特币,而是他的思维方式。
他很像trader,对信息的选择跟瓜众有很大不同。
他们不会对任何泼来的信息照单全收,只关心同桌的你:牌桌上其他玩家的情绪变化。这种屏蔽噪音的本领,模糊又感性,书里学不到,就算有也不能算“知识”,只能算“经验”和“本能”。
他们眼中,“道理”是核,人性是波,市场价格是末端。抖出的每一波,都是一组放大的欲望,有时狗摇尾巴,有时尾巴摇狗。只要同桌的你还是人,就有情绪,博傻就会继续,市场离完全理性就还很远。
这种本领,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正相反,他们什么都读:读历史、读人类学和社会学。尤其爱读研究人性的书,比如希勒老师的《非理性繁荣》和贾尼斯老师的经典《小集团思维:决策及大失败的心理学研究》(Groupthink: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Policy Decisions and Fiascoes)。
三个臭皮匠不如半个诸葛亮这两本书,都告诉您一个道理:三个臭皮匠,其实不如半个诸葛亮:集体容易非理性。研究您的同桌,往往会带来惊喜,无论是政治决策,市场交易,还是决定中午吃什么。
4
然而事情到这里还没结束:
如果有一天,同桌的你变成了机器呢?
等到机器真的能自己做策略的那天,爷爷还能上牌桌吗?
思考题:
骨骼清奇天赋异禀的棋手中村光同学曾经提出一个发现:人和人下棋的时候,半数以上打平手;而机器对垒的时候,几乎没有和棋。
您觉得这是为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