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是文体之王。
诗歌容易走神;小说过于臃肿;记叙太过表达;应用议论说明剧本则过于专业。散文既介于诗词的形散又介于小说的神不散;既有专业文体的价值又具有文字本身的内涵,同时实现与其他文体的融汇贯通!
诗歌受限太少,就形式而言,长的可见诗剧,组诗;短的可见十四行,绝句律诗……此外,由于诗歌的普世化,诗人已经抛弃了格律走向了无韵派。诗的内涵在以传情、明理,因此外在的形式多有突破,形成了类似以散文诗为首的诸多新文体!这正是散文和诗歌的一次融汇。
同样,传统小说流于故事,近代小说则打破了学院派的条条框框,风格更为激进。以普鲁斯特为首的意识流派和以马尔克斯为首的魔幻现实主义占据了20世纪文学的两大巅峰。两者均对传统小说具有颠覆性创新,前者流于散文一般的语言,注入了意识流的表达;后者则以魔幻的手法立足于现实之上,重在荒诞式真实,能成此大家者,必有深刻的散文功底。
从历史起源上来说,散文是最接近生活的文体。
文字记刻即可算是最早的文章,对于美的不断追求使得散文羽翼渐丰,诗词歌赋均可从中寻到源头(赋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但不同于散文诗)。
中国古代有两大文圣,一个是万世师表孔夫子,其圣在思想;一个是文章第一大家欧阳修,其圣在散文。百年之前我们读到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百年之后读到的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跨越时间,在白话文的今天,古代散文仍有一席之地。
散文随着时间日久弥新,秦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往往历经一朝几代即已不复巅峰,苏轼的时代李白不再问鼎,曹雪芹的时代关汉卿不再登台,但纵观历史,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抛弃过散文,但凡擅长诗词歌赋者往往也是散文大家!
令散文经久不衰的另外一大原因是科举,这就不肖赘述了。
从文学评鉴来说,散文既高于生活又并非阳春白雪,任何局外人都能从中品评一二。单就这一点很多文体都无法实现,例如古文体需要相当深的文学功底;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又刻意强调实用性;诗词的发展尤坏,因其门槛低,任何人都可自诩诗人,但敢于捍卫笔下诗句者和痛仰灵魂者却尤少。
正因为散文的普适,因此文人才不敢胡乱创新来标榜先锋;正是对文学本身的回归,使得文字驾驭力一直是衡量散文好坏的标准之一,由此才成就了散文的经久不衰!
散文是入门第一课,它教会文人纯粹;也是文字力的终极所在,它是对纯粹的回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