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捕捉儿童的敏感期》第八章《敏感期里好性格的养成:从细节做起》
内容梳理:
1.合理安排生活,增强孩子的秩序感和规则意识
例子中第一句话“丫丫在家经常弄得客厅、床上乱七八糟”,蕴含着批判色彩,弄乱就是错,这并不恰当,因为孩子想探索世界是正常的,这是应该保护的。如果家长想保持家里的秩序,应该划出相应的范围,给孩子空间,让孩子探索。
“我家从来都没有收过呢!”体现了丫丫的一种习惯。大人忽视了培养孩子整理的习惯。在习惯当中,蕴含着对性格的培养。家长对孩子性格、习惯的培养,记得切勿只是说,没有做。家长应该分步骤给孩子做示范,让孩子清楚事情的步骤。
在人的行为中,分为有意识行为——随意行为、无意识行为——随意后行为。习惯就是随意后行为,即自动化行为,不归大脑管。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婴幼儿时期,孩子是通过动作记忆,开始是吮吸、吞咽,后来是排泄,还有手的动作,这些并未由意识指挥,但是由于用肌肉记忆的方式,刻在生命中,并深入潜意识,所以很难改变。这是因为,事情虽然未被大脑记住,但是通过动作,动作涉及到神经,神经经历了一番波折,虽然暂时被掩盖了,但是未来仍然会呈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用腹部思考的人,是最低等的人;用胸部思考的人,是中等的人;而用大脑思考的人,是高等的人。这里,指的是不经过大脑思考,只是沿着自己的自动化,做出反应的人。
【自我感悟: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这样。我是学了心理学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从刚开始听课后写心得,到现在,每天剖析自己情绪的根源,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很多潜意识的东西被发现了,所以,有了改变的可能,也就是有了悬浮的眼,跳出自我来看自我,并运用一些心理学理论来分析,指导自己的认知和行为。这样做的结果,感到自己理性读了很多,另外有了更多的自由,似乎是我管控着情绪,而非情绪管控着我。
学心理学的好处是,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自己,使自己有了更多改变的可能,理解他人,从而宽容。】
性格中重要的因素是语言系统和行为系统。其中,习惯是行为系统最重要的基础部分。习惯又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有条件反射。所以,改变习惯,就是改变行为,就是改变性格。
但在习惯养成期间,如果伴随着负面情绪,那么,很可能会发展为刻板习惯,这是强迫的萌芽。所以,需要培养基本习惯,并非完美习惯,习惯要有弹性。
解读“细节”:父母的表现,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原因,其中,情绪和示范至关重要。如果家长呈现负面情绪多,孩子会受影响,长大后会不停的抱怨。
【自我感悟:前一段时间,我陷入抱怨不可自拔。抱怨一切都不如意,暗自猜想,如果一切如意,我一定会做惊天动地的大贡献。我想,这和母亲的负面情绪有关;再者,自己的归因也往往归结于外部,自己内在并没有去努力实现目标,这也是自己怨妇思想的源头。生活,本来就是戴着镣铐跳舞,本来就是在不可能中创造可能,如果什么条件都具备了,还需要人的努力吗?
种下因,得出果。中国的教育忽略了对人幸福感的培养,从建国走来的我们的父母一代,都是40年代后出生的,他们经历了自然灾害、文革等,把生存放在第一位,特殊的人生经历让他们放大了未来的灾难,教育孩子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谋生。社会培养人的目的,是生产线上一颗颗闪亮的螺丝钉,为社会做贡献,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样的教育方式被我们这一代人(70、80后)传承下来,从小就灌输给自己的孩子,学习是唯一出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买个房子,结婚生子,生活无虞这样的人生目的。殊不知,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这不再是孩子们的追求,他们更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由,这也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最高层次。那么,如何自由,如何自我实现,我觉得,是找到自己的兴趣,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发生深度链接,达到物我两忘得高峰体验得境界,这才能让人享受到持久的、有价值的幸福感。但孩子的兴趣早已在很小的时候被学习重要这个理由扼杀了。现在,家长好好学习,能够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这个功课,需要我们自己不断去做;同时,自己寻找有价值的事情,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而不是附着于孩子身上,否则,孩子将会不能承受之重。这样,妈妈,也只是女性若干身份其中的一个,而不是女性的全部人生意义。】
培养幸福感比“成功”更重要, “考不上大学就完蛋了。”联合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未来有持续幸福感的孩子。
【自我感悟:孩子从小就开始接受教育,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幸福感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时期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可是,现在学习压力使很多老师失去了耐心,多是斥责批评,这是是造成有的孩子厌学的原因。要使孩子有幸福感,必须从伟大的事物中(阅读、研究性学习、数学游戏、手工、科学探究)得到乐趣,并愿意付出时间精力,与之发生深度链接,这既是对老师的高要求,也是对家长的高要求。孩子从小就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再逐步聚焦于自己最感兴趣的,为之努力,必将会成为幸福、自由的人,也必将会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2.从小培养孩子懂礼貌,做个自律的人。
礼仪教育是封建社会主要的教育目的,那时候社会稳定,发展慢,不需要太多文化,受教育使官府才有的特权。现在,礼仪,已经成为一个人修养和文明程度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因此,更为注重。但是,这首先应该建立在孩子良好情绪的基础之上,否则,孩子会形成人格面具。家长的示范很重要,平时自身注重礼貌用语,文质彬彬,必将会影响到孩子。
自律,也是家长首先应该做的。如果家长不自律,一味要求孩子,这不也是一种霸王条款?
老师讲到,学习一方面来自家长教育,一方面来自情绪,情绪越少,专注力越好。这让我想到我的原生家庭,母亲情绪较多,我的专注力就较差,相反先生的原生家庭情绪较少,他的专注力较好,这也可能同男性、女性的性别有关系。男性使聚焦性思维特点,而女性更偏重发散式的。
老师还讲到,有家长问孩子能否不去学校,而参加私塾或是国学班?这的问题反应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不满,但是又没有更好的教育资源。读经运动是我所反对的。因为沉溺在过去的古典文学里,并未和今天发生链接,因此这样的知识是死的,是迂腐的。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在当下体现。比如读经,要与现实生活链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才有意义,比如,现在的人们歌颂爱情,仍然会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诗经》中的句子,这就是意义所在,不能为我们所用,就只是文献而已;将来呢,是现在为将来做准备,因此,将来在当下呈现意义。三者汇聚在一起,是当下就是永恒之意义。
3.以身作则,教会孩子信守承诺。
老师讲到“诺言”,一方面要正确看待,诺言应该是有弹性的,而非刻板的,另一方面,从诺言引申开去,诺言相当于态度,态度与行为是有区别的,相关度只有0.7。态度不等于行为,说不等于做。比如,热恋中的男女的誓言,在那一刻确实是真实的,但是行为上是否实现,该另当别论。但是我们在承诺他人的时候,也要慎重,尽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实现,但是,对待他人的承诺,就不要过于苛责了。
孩子在承诺的时候,也是发自内心的,当他未完成的时候,千万不要用道德绑架,或是贴上:“不信守承诺”的标签,这样孩子会丧失对自己的信心。当孩子没有完成承诺时,家长应该和他一起找原因,去弥补,去包容,坚定下一次他能够完成的信心。这种信心是家长的,同时也是给与孩子的一种力量。孩子在家长全然相信的信任下,会激发内心的愧疚感,这也是道德的源泉,也是孩子努力的其中一种动力,当然,最好的动力是对事情本身的兴趣,这样会又更持久的内驱力,获得更大的价值感和幸福感。
5.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教他学会担当。
注意以下三种情况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是家长里短,二是与同事的矛盾,三是家里的经济危机。这些都会让孩子产生恐惧感,前两者是对人的不信任,会发展到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经济危机会让孩子对金钱产生近乎病态的迷恋,长大会追逐不已。幸福的人是信任自己、信任他人,信任世界,是一种人格的自然平衡。
【自我感悟:朋友的孩子今年28岁,买了房子,他的爸爸非常信任他也尊重他,说,谁住谁装修,然后爸爸就再没有干预过。现在房子装修好了,爸爸给予大力的称赞和肯定。孩子也从这件事上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价值感。孩子的妈妈说,儿子在自己的房子不停的干活,擦擦这里,整整那里,一刻不闲。可在父母的家里可是啥也不干呀,这一方面说明这个家是孩子自己说了算的空间,另一方面,孩子倾尽心血装修,自己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是他人无法取代的。】
6.教孩子敢于面对失败,“输得起”比“必须赢”更重要
家长的教育让孩子在学业中必须赢,但是,输得起的功课却没有教给孩子。因为,家长不允许孩子输。中国人会向冠军致敬,但是如果是亚军就没有这个荣耀。老师说,向失败者致敬,是教给孩子面对失败的态度,不以失败为耻,而是充分肯定过程中的努力,无悔付出,无憾面对。对待竞技的正确态度,就是摒弃功利主义的看法,将参与的过程当作体验和经历,向失败者致敬。
7.别让孩子拿哭闹当武器,教他学会换位思考
这里老师主要讲了溺爱。习惯性哭闹作为强化物,使孩子为所欲为,形成了“我想要啥就得到啥”的概念。长大后,认为,这个世界是为我服务的,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自恋性暴怒。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也得给予最大得包容和迁就,否则无法继续下去。教育,就是在对方的框架下,去改变对方。有的家长不懂教育规律,简单粗暴又采取另一种极端方式—揍。这等于是先宠溺再暴打,家长一错再错。家长意识到孩子的问题,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应该在科学指导下,自己先改变,再逐渐使孩子改变。先弥补自己得教育方式得错误,再寻求孩子得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