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次也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去拜读海明威老师的《白象似的群山》的,读完一遍,说实话,没读懂。
是怎么个没读懂呢?就是......到底讲了个啥都没读明白的那种没读懂。我只知道一男一女为了等火车,点了啤酒喝。姑娘说远处的群山像白象,男的......反正回答得很敷衍。但是,“白象似的群山”是指啥?做的什么手术?甚至这一男一女是什么关系?我一概不知。
不行,再读一遍。
抱歉,还是没读明白,但就感觉挺不喜欢这男人的。
我就不信了,再读一遍,这次要读出声,一个字一个字的认真地读。
我认输,我读不明白。
求助网络大神吧。网络上有人说,这一男一女是情侣关系,他们讨论的是要不要做流产手术。可我怎么觉得这对话要是放一对父女身上好像也说得过去。战乱年代,一对父女相依为命,女儿却意外怀孕了。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父亲劝女儿去做流产手术。等等,流产手术?谁说的这是流产手术?网络上的大神都是怎么看出来的这是流产手术?
我不信,我再去读一遍,以更慢的速度再读一遍。哦~原来有注释呀,好吧,怪我,三遍都没有好好读,白读了。
了解了相关背景之后再读这文章,我很气愤。
第一次,姑娘说远处的群山像一群白象。男人答“我从来没有见过象”,牛头不对马嘴,姑娘不得不转移话题。
第二次,说起开心的事,姑娘问男人“我说这些山看上去像一群白象,这比喻难道不妙?”男人敷衍地附和“是很妙。”而当姑娘沉浸在这美妙的景色中并不由得感慨“这些山美极了”的时候,男人接的话却是“我们要不要再来一杯?”这真的很令人扫兴。明明,那“白象似的群山”在姑娘心中是那么祥和、美好。
紧接着,他们开始讨论起要不要做手术的问题。男人说“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手术,甚至根本算不上什么手术。”姑娘不再看想那美好的“白象似的群山”,而是“注视着桌腿下的地面”,没有做声。男人的这席话,我想任凭哪一位母亲听了都会心寒的吧。
“如果我去做(流产手术)了,那么倘使我说什么东西像一群白象,一切就又会和和顺顺的,你又会喜欢了?”
“我现在就喜欢,只是心思集中不到那上面去。”这是姑娘第三次提到她心中的美好、她的快乐,“白象似的群山”。为了达成目的劝姑娘手术,男人回答“现在就喜欢”,这样的喜欢仓促又功利,而且与此同时男人还不忘为自己开脱一句,真是让人鄙夷。我之前认为他们的对话放在父女身上好像也还行,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毕竟父亲可是舍不得这样对女儿的。
姑娘说,我们原本可以享受这一切的,比如那寄托了她心中一切美好的“白象似的群山”。而现在,她甚至“对自己毫不在乎”了。她看向那些山峦,也不再像白象了,山峦就是山峦,干巴巴的山峦。
男人说“我不希望你去做任何你不想做的事”,而姑娘说“我们别再谈了”男人依旧继续。
男人说“我可以为你做任何事情”,姑娘说“那就请你请你请你请你请你请你请你不要再讲了”,男人却坚持表示“做不做(流产手术)对我完全无所谓”。
在文章的最后,姑娘说“我觉得好极了,我又没有什么毛病,我觉得好极了。”希望姑娘真如她所说“好极了”,希望候车的这四十分钟里给姑娘留下的只有远处那“白象似的群山”。
本篇名为《白象似的群山》,可文中描写群山的内容很少,但又能贯穿全文。文中大多是姑娘和男人的对话,以对话的方式讲故事,我也曾尝试过,但以失败而告终。
日常生活中,我也经常听到一些令人颇有感触的对话,但一旦将其落于纸上就显得言不达意。我不知道是自己背景没交代明白,还是话没说对。但看了这篇《白象似的群山》后,好像有的东西也不一定都要言无不尽。作者在文中甚至没有提及姑娘和男人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明说到底是什么手术,但却让作为读者的我看得异常气愤,亦或许是因为我太敏感了?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白象似的群山》我写了两篇读后感。刚读完时很气愤,写的第一篇读后感通篇都是对文中那个男人的痛斥,但因为网络原因,没能保存下来,为了交作业又开始重新写这一篇。刚开始是想将第一篇“复述”出来的,但开始写才发现,刚读完时的气愤现在已经平复了很多,甚至已经忘了当时自己一气之下都写了些什么。可这也让我不得不感慨作者的厉害,让我对一个毫无关系的人如此火冒三丈。而在第二次的读后感写作过程中,又让我注意到更多细节,对文章和作者的对话处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不得不感慨不愧是名家名篇,每一个字都值得去认真推敲,并且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
我挺喜欢纸席老师对这文章的一个率真的评价,说这文章“不说人话”。的确,我浅读几遍也是一知半解,当然不排除可能也是受了文化差异或者翻译的问题的影响。但以对话的方式讲故事的方式,从这一篇《白象似的群山》中我也算是受教一二,感恩并学习,日后慢慢实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