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了一天,很晚很累回到家里,可是一旦躺在床上,还是不愿意马上睡觉,而是拿出手机刷到好晚。
有时为了准备功课,准备考试,或者是加班,熬夜到很晚。这时候我们就觉得,必须要去吃一顿夜宵。
其实这些并不是当下的需求,就是觉得自己这么辛苦,应该犒劳下自己;觉得自己辛苦一天为别人,也应该拥有自己的时间。可往往第二天带来的都是自责。
这一期的情商课,就试图要面对一下,这种内心的愧疚要怎么解决?
对于我们心里面都知道这是不对的事情。可是当我们做的时候,又有一种很过瘾、很满足的感觉。我们一边自责,一边忍不住这样做,心理学上把这称为“内疚的快感”。
心理学上有个小实验,心理学家把人分成了两组,叫其中的第一组人写下来自己最近做过的一件好事,比方说照顾了一只流浪狗,或者是去捐了血;然后叫另外一组人写下来自己做过的亏心事,比方说考试作弊,或者捡到钱没有交出去。
这样子,会有一个效果:第一组人觉得自己是好人,做了好事;第二组人觉得做了亏心事,是坏人。接下来心理学家准备了一个冰桶,放满了冰块,他们叫所有人都把手伸进这个冰桶,去冰一分钟。经过这件事情之后,那一组自认为是好人的人,他们会抱怨,觉得心里面很委屈,为什么要接受这样子的惩罚?相对的,那些觉得自己做了亏心事的人,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应该被这样惩罚一下,心里面不觉得委屈。
在大家都被冰过了之后,心理学家在冰桶的外面放了很多的巧克力,他们想要观察这两组人,谁会偷吃巧克力吃得比较多。果然,心里面感觉到委屈的那一组人,他们觉得自己是好人,受了委屈,他们就大口吃巧克力;可是另外一组人觉得自己受到了应得的惩罚,没有人偷吃巧克力。
心里面觉得委屈,就会想要耍任性,补偿自己。做一点不该做的事情,这非常的正常,只要不严重,我们就不要太责备自己。
其实人生根本不需要追求自己做道德上的完人,我们需要很多的出口,我们要光明正大地面对自己的需求。关键是,不要让自己的弹簧被压得太久,而应该保持弹性,能够弹回来。具体上可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尝试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我们要懂得拿捏耍小任性的时机,还有尺度。
比方说房间里面贴满了偶像的照片,或者是三不五时就让自己去吃好吃的东西,不要等到受尽了委屈,完全撑不住的时候,才过度地放纵。奖赏自己的密度越高,就越容易消化掉种种的小委屈跟小不满。不要等到别人来奖励我们,而是自己奖励自己,关键是要及时消化。
第二件事情,我们要想办法在生活里面,创造出一个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情绪的转折站。
有开车的人就知道,有的时候明明开车已经抵达了目的地,却没有下车,反而把车又开出去绕个三圈。在这多绕的三圈当中,开车的人会享受一个人的世界。听听广播节目里面的跟自己无关的对话,看看车窗外的风景,享受开车的速度所带来的快感,都有可能。把自己在工作当中受到的委屈,在这兜三圈的车当中给释放掉。
没事就耍一下任性,而不要追求做一个滴水不漏的人,这样才有机会成为高情商的人。
在一个公共空间,怎么隔出自己的世界?康永哥推荐“耳机”。听觉可以制造一个独自的世界,我们可以跟自己独处。他说他常常会把某一首最爱的歌曲,很珍惜地当成是对自己的奖赏,平常都不随便听,只有在觉得“我的委屈需要被平复”的时候,才会听这首歌,觉得自己给自己一个奖励。
每天下班坐在公交车上,很累很迷茫,会很强烈的想要一个自己的空间,我就会带上耳机,放大音量,与外界分离。会放空,会遐想,会平复一天的不愉快自我安慰。好想逃离现实,每每带上耳机就觉得谁也打扰不到自己,虚无缥缈的自由自在。
康永哥还说到一个小例子:还在辛苦准备考试的人,常常听到爸爸妈妈鼓励他们说,“你现在再忍一下,只要你考上了大学,随便你玩”。甚至以前,university,也就是“大学”这个字的英文,还曾经被翻译成“由你玩四年”这么夸张的说法。如果你把这个说法给当真了,一旦考上了大学,真的痛快地去玩,完全不念书,很可能会导致你被学校退学。
想到自己大学四年,就没懂“要么好好玩,要么好好学”,直至进入职场才醒悟自己错过了什么。很多事情只有做过了才知道是什么,错过了才知道珍惜,一味的听从也不见得活的明白,还是要自己去尝试才明白其所以然,即使委屈不愉快,也要有过生活才算精彩。只有自己适时调整,保持自己生活那个弹簧有弹性就好。
最后,康永哥请大家留言分享一下,你的生活当中,曾经做过哪些类似的事情?你受委屈的时候,会耍什么样的任性,来缓解自己的委屈呢?
以前受了委屈,会“暴饮暴食”,逛超市买喜欢吃的,买自己平时不允许吃的,就觉得饱饱的痛快的吃一顿,再睡一觉,一切就都烟消云散了。现在自己就会拖延回家的时间,或者回到家里看书看综艺节目,去寻找正能量,宽解宽慰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