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我们很多人宅在家中,吃喝玩乐“玩够了”,迫不及待的想要上班。尤其现在,如果还瘫在沙发上,看各种劣质的综艺、真人秀、肥皂剧…肯定更加难熬。这不禁让我反思,为什么曾经的“最爱”,变得“不耐”;而同时,那些在家玩的孩子,虽然一直没有出去,却依然玩的“high”起。
关于这方面的原因分析有很多,比如人的社交属性,节目质量太差等等,但让我觉得解释的不够彻底。比如,谈人的社交属性,其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孤独的感觉,甚至“孤独”都成为一种经济了;谈节目质量太差,也不能完全解释小孩为什么一直玩一个游戏还可以乐此不彼。
最近看了两本书,给我一些新的启发。第一本是《心流——如何获得最佳心理体验》,主要是让如何合理控制节奏,达到最佳心理体验;另一本是《巨婴国》,主要是引导看到观察我们的类“婴儿”控制欲望,从觉知到逐渐克服这种欲望。
两本书,都用大量篇幅讲“控制”,一个提倡,一个反对,其本质都是“控制心安,失控不安”正反运用。
比如,一群要穿越热带雨林的探险者,唯一成功的是坚持每天剃胡须的那个人,因为他通过控制剃胡须这个行为,让自己保持了内心的秩序,这是正向运用。
再比如,我们可能遇到一些凡事喜欢找借口的人,或因为对手太强,或因为有内幕等等,其本质心理是想要将失控的行为合理化,从而达到内心的再次平衡。
同样,重复刷一部部的电视剧,满满的“套路”都被我们熟悉了,这就无法满足追逐刺激的心理,所以“无趣”。但对小孩来说,每一次游戏都给予意外的刺激,即便是有时刺激过头,弄哭了,他也最愿意和你玩,因为“有趣”。
这就是“意外才刺激,不变就则无趣”。
再换一个角度,同样的工作,有人觉得有趣,而有人觉得无趣。
同样的工作,都是可控的,但二者的差别在于,对待工作认知的颗粒度大小。颗粒度大,看着就一样,颗粒度小,就可以千变万化。
比如,觉得工作无趣的人,可能只将工作分为上班打卡、办理业务、开会、出差、下班打卡等等,而觉得工作有趣的人,觉得可以通过工作学知识、交朋友、去旅游,见识不同人和事,因此非常有趣。
说到底,工作和玩一样,要想有意思,就得追求在不突破承受范围内的变化。
玩的不开心,可以换个角度来看看,比如看电视剧,即便是看了很多遍,只要你抱着另外一种心情去看,比如吐槽,也能感受到新的乐趣;工作不愉快,是因为限于思维的局限,难以观察其中的不同。
也许,换个角度换片天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