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 用笔之法虚设篇 提到宋代刘过的沁园春之词,今天有心细读解析一下。
沁园春·寄稼轩承旨
宋·刘过
时承旨招,不赴。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白云天竺飞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刘过能诗词,豪迈奔放,境界阔大,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此词作于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当时辛弃疾担任浙东安抚使,邀请刘过到绍兴府相会,刘过因事无法赴约,便在杭州写了此词以作答复。
此词中,刘过异想天开,先写自己想赴辛弃疾之邀,是被白居易、林逋、苏轼三位诗人勒驾而回,然后化用三位诗人描写杭州风景之名句,用以说明不能赴约之因由。
这三位诗人的作品分别是: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寄韬禅师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林逋·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作者脑洞大开,穿越时空,与几位古人坐而论道,吟诗作赋,可谓想象奇特,充满豪放磊落之气和浪漫主义色彩。
吾读这首小词,不禁眼前一亮,反复吟诵,韵味无穷,深为其独有之艺术魅力所折服。
大胆虚构,想象瑰丽。在一首词中,同时出现辛弃疾、苏轼、林逋、白居易之名,闻所未闻。刘过大胆地将此三人安排在一个场景里,先对作者进行劫持喝酒,来了个时空穿越。让人觉得异常地惊讶,作者的想象力实在太丰富了,全篇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善于用典,词风豪迈。“斗酒彘肩”四个字,让人想起鸿门宴,作者用樊哙之喻,首句突兀而起,写得极有气势,以铮铮硬汉的形象起句,奠定了全篇雄浑豪壮的基调。
独特场景,反复穿越。此词共分六个场景画面。第一个场景是作者要带着酒肉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天气里,过钱塘江找稼轩饮酒。第二个场景是在路上,作者被白、林、苏三人拦住,硬生生劫持到酒场上。第三个场景是席间,东坡诗兴大发,称西湖如西子,然而白居易和林逋并不买账,只顾碰杯喝酒。第四个场景是白居易说东西双涧水,南北两峰云。第五个场景是林逋说暗香浮动孤山梅。第六个场景是作者旁白且在此徘徊,场景又穿越回现实。
讲究谋篇,结构奇巧。此词又像一篇小小说,有人物,有情节,有场景,有对话,前后照应,古今镜头切换,读之盎然成趣。
此篇最大的手法是虚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