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逻辑工具」分解谬误----致所有偏见与歧视

「逻辑工具」分解谬误----致所有偏见与歧视

作者: 性感瓶底儿 | 来源:发表于2017-11-28 12:54 被阅读195次

我们常常把一个有机整体拆分开,然后细品其中某一个细节到底好在哪里。有时候甚至认为这个「细节」就是影响成败的关键。这也是很多成功学能够存在的基础之一,利用思维的懒惰可对成功的渴望,炮制出只要「这样」就能「那样」的成功路径来慰藉、催眠平凡的大多数。而这样的场景里,大多都存在着「分解谬误」。

什么是分解谬误?

我们常常把 对一个有机整体的评价拆分出来,加之在整体的某一个部分身上,并认为这就是这个评价产生的原因。

举个例子:我觉得杨幂特别美,尤其是眼睛特别好看,笑起来时候甜的不行,最起码三个加号。但是杨幂的眼睛真的好看么?如果这个眼睛放在郭德纲脸上我还会觉得这个眼睛美么?笑起来的时候是觉得甜的不行,还是想上去给他一脚让他离远点。

这就是「分解谬误」,由于不能将事物整体和部分完全的区隔开,导致我们对「部分」的评价受到了「整体」的影响。

这个逻辑工具有什么用?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放的「地图炮」、「偏见」、「歧视」都是因为「分解谬误」导致的。

我们会不会对「女司机」有着天然的鄙视,觉得她们技术不行不认路;我们会不会认为有些地方的男人不够爷们因为他们「骂街两小时从来不动手」;我们会不会觉得某些地方的人天生「能喝酒」,不喝就是不交心;

可能有人会说,对事物整体观感加之在个人身上,是提高我们认知效率的方法,比如看到老虎冲过来你却不跑,在理性的分析,不能用「老虎吃人」的整体观感来判断这个老虎是否吃人。

这样思考是有道理的,毕竟在原始时期,理性思考的人的DNA能顺利传下来的也少。。。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乡土社会里因为流动性差导致的「差序格局」越来越弱,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是否高效,应该逐渐的转为「能否准确的认知」,而不是「能否认知」。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个案,而是群体多样性的证明,如果我们要对一个人进行评价的时候,轻易的将社会对整个群体的观感加之到某一个人身上,很容易就陷入了分解谬误,顺便还一脚踏入了「歧视」的陷阱。

最后附一句 公司 CTO 闫哥的金句,脑子留着干啥啊,没事多想想。

相关文章

  • 「逻辑工具」分解谬误----致所有偏见与歧视

    我们常常把一个有机整体拆分开,然后细品其中某一个细节到底好在哪里。有时候甚至认为这个「细节」就是影响成败的关键。这...

  • 2017-09-14

    所有的歧视来自于偏见,而所有的偏见,往往来自于无知。

  • 读书笔记----五分钟商学院个人篇(四)

    1.幸存者偏见。 所有的成功者其实都是幸存者。幸存者偏见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我们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产生...

  • 「逻辑工具」滑坡谬误

    以前上学的时候,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你再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比如你不爱收拾房间,就经常会听到“连个房间都收拾不好,以...

  • 「逻辑工具」归因谬误

    黄执中曾经在大学讲课的时候做过一个实验,他的试验是问所有的学生,你们是不是觉得自己相对于同年龄人会更加的成熟稳重?...

  • 歧视与偏见

    首先,我先说一下对于我在网上跟我身边的人跟事情给予我的看法。 我有一个威县的朋友,威县是一个回民占百分之四十的地...

  • 歧视与偏见

    1 歧视和偏见,是很无理的一种意识存在。 其根源于内心不正,对不同于自己的群体抱有一种不正确也不恰当的看法,并认为...

  • 偏见与歧视

    我叫沐晚安初三毕业那年,以第全市第二的成绩考上重点高中,爸妈特意带我去北海玩。爸妈第一次来海边也想感受一下二人世界...

  • 偏见与歧视

    不久前,我在《恒常的错误》一文中尝试讨论了关于人类认识错误的一些内容。我渴望人类社会纠正这些错误,形成公正平等的公...

  • 偏见与歧视

    社会学内容 三本书里的三种解决方案: 无知无识多快乐。《道德经》 阶级分明,有礼有序多“文明”。《礼记》 多劳多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逻辑工具」分解谬误----致所有偏见与歧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is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