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206531/cc1d19741e2a3891.png)
在沟通年金过程中,经常有客户会问收益,算一下然后说:你这个产品,收益不怎么样,没有什么吸引力。
我常常觉得可惜,保险最核心的功能还没有被大众熟知。
我国保险发展的最初阶段,实在太过于强调保单的收益率了。
保险的核心是收益率吗?完全不是。保险的本质是风险防范。
客户拿市面上的其他理财产品来对比保险收益率,而忽略了保险真正能给人带来的特殊保障利益,实属遗憾。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张先生在江浙一带经营一家小企业多年,因为企业运转缺钱,张先生动用了家庭关系开始民间借贷,后来因为经营失利,陷入了债务纠纷。
法院查封了张先生的企业,没收了个人财产,还罚了一笔巨款。
昔日千万富翁的张家,惨到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张太太的一张退休工资卡。
此后,张家过得艰辛无比。
就在张家为生活发愁的时候,张太太发现儿子保险账户上的每年分红及年金还在。
原来,早在十多年前,儿子18岁生日的时候,张先生送给了儿子200万,作为儿子以后的创业储备金。
儿子也没什么好的创业项目,于是在老妈的建议下,给自己买了一份年金保险。
这张保单留了下来,虽然和张家以前的收入相比,每年十几万的年金根本不算什么。
但现在,这张保单却成了保障张家生活无忧的救命稻草。
![](https://img.haomeiwen.com/i18206531/30407aad65df26ee.png)
很多人会奇怪,张先生家不止这一张大额保单,为什么其他保单都被法院执行了,唯独儿子这份得以保存呢?
首先,虽然保费200万是张先生出的,但是这200万是张先生对儿子的合法赠予,受到法律保护。
在赠予之后,这笔钱就属于儿子的个人资产,儿子合法购买的保单收到法律保护。
其次,保单资产属于投保人的资产,投保人是儿子。儿子并不是被执行人,法院也不会执行儿子的合法资产替父亲还债。
所以张先生以自己作投保人的保单都被法院执行了。
最后,可能很多人说,这200万的资金来源于张先生,会不会有恶意避债的嫌疑呢。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200万是早在10多年前,张先生并没有债务风险的时候赠予给儿子的,所以并没有恶意避债的行为。
这个典型的案例,其实非常能反映保险的本质。
未雨绸缪,花团锦簇的时候,预备寒冬腊月的事儿,这才是我们配置保险的根本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