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惯的养成,应源于不让自己为难
21天,是现在很流行的一个数字,各种各样的成长类APP都标榜21天可以让人养成一个好习惯。
很多机构都推崇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但这似乎不是真正的出处,不管怎么说这个数字是让人觉得还能去试一试的,朋友圈里也会有很多的人会发动态打卡。
21天哎,我就试试看嘛。有这些想法的大多数人,至少说明你是一个自律性不是那么好的人,常常不由自主地就会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敷衍自己的未来。
我在每日写写写的过程中,也读了很多和我一样,甚至比我有更高理想与追求的人的文章,才知道了一个词“日更”。
好吧,就是“日更”,这两个字拆解开来我都认识,但是以这样的组合出现,是我原来所不知道的世界,我认识“日更”不过一月有余。
图片来源于网络昨天晚上听课,老师说一件事情能够坚持21天,或者更长一点,熬过那段艰难的瓶颈期,那么幸福感就会大大提升。
我才蓦然惊醒,从2018年8月8日的第一篇文,我的“码农生活”已然大大超过21天了呀!
但是我是绝对不敢说,关于“码字”这件事,我已经养成了习惯了。
毕竟我也是一凡人,每日的柴米油盐,总有大堆的琐事需要应对,只能说一直在自己的心里有一个信念
而且至少截止目前为止,我依然保持住了从最初开始时候的那份热情,并且这份热情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地充实,也更加地有动力,结果暂且按下,至少这过程没有让我为难。
2、越来越没有耐心的我们
很多人在坚持了一个21天,两个21天,甚至更多个21天,依然没能达到他想要的效果,依然没有那种习惯成自然的感觉,那么你就要问问你自己,你这样的坚持,培养出来的习惯,是不是你所热爱的。
坚持本身并不太难,但是若是这份坚持让你倍感痛苦,没有一丝丝的愉悦的话,那么可能你一开始就走错方向了。
我们可以想一想,曾经有多少的雄心壮志,曾经编织过多少的美丽蓝图,却被一个又一个的现实所扰,然后就让这份初心束之高阁,直至消散于无形。
人心越来越浮躁,这是一个“快消”的时代,我们越来越没有耐心,不愿意花时间去好好安抚这颗无法安静下来的心。
图片来自于网络你可以看一个电视多长时间不换台?
你可以看一本书多长时间不抬头?
打开手机APP的文章,你可以耐着性子看完多少字,就忍不住退回?
你可以和你的孩子心无旁骛地玩多久,就忍不住去刷一下手机?
这个时代的我们,已然无法让心沉淀,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都深受其扰,总是忍不住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让自己的思想远走麦田。
3、学会释放自己的压力
正如我在上一篇文提到的,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选择放慢自己的脚步,去研究佛法、研究禅宗,因为在不断打拼人生理想的时候,是必须要全力以赴的。
只是当某样当初追求的东西,以不断成长阅历下现在的你来说,可能已经对当初的那份追求开始了对自我的拷问,当现有的认知无法去解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内心就会很痛苦。
唯有去寻找更高层次的花火,让自己的内心得到释放,才能救赎自己那颗焦躁的心,我想,这也就是很多人愿意去接触佛学、愿意学习禅宗。
这些久远的文化留存下来的积累,可以洗涤我们被俗世不断关照的心,让我们去用我们的心思考,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有很多的心灵鸡汤,洋洋洒洒,长篇大论,说者情绪激昂,听者意志坚定,点头如捣蒜,看看人家的励志人生,再瞧瞧自己,简直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啊。
只是所谓成功、所谓失败,也只是价值观、认知的不同带给人的一种外在的感知而已,你将这柴米油盐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谁能说你的人生就是失败呢?
我们需要去伪存真,辨明自己的热爱到底是什么,而不是随波逐流去被别人的人生牵着鼻子走,那么无论做什么,都不会让你觉得为难的。
21天打call,你的习惯还好吗:愿你所努力的,恰巧是你所热爱的4、愿你所努力的,恰巧也是你所热爱的
我们要学会规划自己的路径,而不是今天看这个推荐的课程不错,明天一看那个也是我想要的,结果手机里收了一堆的课程,却没有打开的动力。
今天看到小灯塔的课程推文:比懒惰更可怕的,是你的无效努力。
懒惰是大部分人原地踏步人的最大阻力,日子过得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可怕的是明明知道却无法找到可以努力的方向。
那么每日将自己武装成一个斗士,看起来让人觉得特别励志,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是生活重压之下的无奈选择,原本也不是他想要的。
有人会说,这样会不会太过功利了,很多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只要我努力了,我就没有遗憾了。但是你那么努力,难道不是想要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所以说,在做一件事的时候,要不断地问自己,对于这样的自己,自己是否喜欢;对于现在所做的事情,是否足够热爱。
只有当你所努力的方向恰巧也是你所热爱的,那么才能收获更多的美好,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