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周霄
座落在谷渎港上的,是青龙桥。
蛟龙报恩,人间有情,故名。
儿时,桥右是个集子,要上街集,先得过这青龙桥。
叮叮当当的铁匠铺,姹紫嫣红的丝绸铺,糖果店,老酒馆,茶市,都汇集于此,早就是个热闹的所在。
天蒙蒙亮,几个老小,就赶早。背着高脚篓子,带上酱了几十年渍的老茶配,奔桥右的长春园去。长春园,是当时响当当的茶馆店。一口“七星灶”,一个炉膛上边起七个灶口,“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这谷渎港里的长江水,就这样滋养着一辈辈张家港人。
不比北方高原的浑厚,朔风的尖利;南方小城,素履琼衣。
若不是,再到这青龙桥去,断不会发现这吴侬软语里竟迸射着改天换地的伟大精神。
记忆中的青龙桥,小集热闹,已是人间佳处;如今映入眼帘的青龙桥,繁华鼎盛,竟是天上的街市!
雨天,泥泞的砖瓦路不见了,瓢泼大雨也不过给如今的海绵城市以东方威尼斯的初浴;热天,烦躁的尘土、臊味的汗气不见了,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走在绿荫掩映的桥畔小镇,如同行走在天上的城堡和花园;肯德基、柏丽商场、曼巴特、咖啡馆,在四季常春的自然景观里穿梭,累了,随处都有贴心的人文场所供你憩息。
高大的法梧,张扬其宽阔的枝叶,时光被灯红酒绿的繁华剪碎,斑驳地落在桥上、路上、人们的笑脸上;攀附垣墙的零星小花逶迤藤萝,每一片晶莹的露水上都折射出一个闪闪发亮的梦——港城梦。
再来青龙桥上!五月、初夏,粽香、夕阳。
生命中,谁素衣而来,又绝尘而去。
留下的是岁月,带不走的是流光。
夕阳、西下,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勿念天涯……
再到青龙桥,去哟!
那个曾经的少年,那个沧桑的老者,那个匆匆的过客,那个归来的旅人?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种自己的味道,被凝固在——
时光的桥上。
本文为首届张家港发展大会宣传画册《回乡偶书》“偶”作篇章(第五部分)约稿“作家眼中的张家港”。约稿字数:800字左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