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好友在朋友圈转了民国时期著名学者陈寅恪的一段话:
我们这块土地、这些人,
终其一生,
大多不过苟且二字。
所谓风光,不过苟且有术;
行路坎坷,不过苟且无门。
基本不过如此而已。
后面有朋友留言“现在还真是就只剩下苟且了”。而我更欣赏的是“所谓风光,不过苟且有术;行路坎坷,不过苟且无门”。
身为清华大学国学大师,尚且认为生活不过只是“苟且”,如此而已。我们作为芸芸众生中极为普通的一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生活的苟且呢?三餐四季,家人相伴左右,该学习的学习,该工作的工作,不能工作的也可以看看电视刷刷网络玩玩游戏,这眼前的苟且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三年的YQ,大家都被禁锢在了原地,“诗与远方”成了人们心中的畅想和遥远的期待。但这并妨碍我们苟且的生活,只要苟且有术,生活依旧会风光无限。
比如,我们去不了北欧,感受不了那种极夜之后令人震撼叫人炫目的极光,我们可以选一个晴朗的清晨,爬上楼顶,看城市一座座暗黑屋顶骤然间霞光四射,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美。
比如,我们去不了巴黎,欣赏不了卢浮宫里蒙娜丽莎的微笑,我们照样可以在一拨一拨YQ退去后感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雀跃。
甚至,我们即使不幸被禁足在家,也可以在网上呼朋唤友,来个隔空“云聚”,照样可以一醉方休……
苟且有术,风光无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