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克良在做什么?
如果是以前,季克良每天会去茅台,还会参加茅台早上的品酒会,也会在怀仁的大街上散步。被誉为“茅台酒魂”的他,还会出现在菜市场里与人讨价还价。
2018年8月24日,季克良不再担任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技术总顾问,贵州省酒业高级技术顾问职务。再过一个月,就一年了。
现在,伴随着季克良的头衔是:国酒大师、酿酒大师、中国白酒专家。
这一年,80岁的季克良已经满头银发,他有时出现在茅台学院、各种品鉴专题讲座上。2018年10月,茅台下沙的第一天,他去到了制酒车间,拿起木锨上阵指导。
这一年,茅台集团人事动荡,经销商体系被整顿,贵州茅台成为千元股,市值突破了一万亿。
这一年,季克良和“官价”茅台酒一起,离我们越来越远。
1.茅台酒魂
1960年代,是茅台酒厂最凋敝的时期,生产量大幅下降,质量出现了波动。
1962年,茅台酒厂第一次出现了亏损。1963年的第二届评酒会上,茅台不再是第一名。评委们反复比对后结论:茅台酒的质量确实下降了。
质量的波动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一系列搞好茅台酒厂、恢复质量的举措展开了。这其中就包括了抽调大学生。
季克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带着同班同学徐英,也就是他后来的妻子来到茅台的。
茅台酒厂本身就有注重质量的基因。
外有政策的支持,1970年代就提出,为保证茅台酒质量生产水源不受污染,赤水河上游一百公里内不准建设化工等企业。
内有传统的酿酒工艺和敬业的酒师。季克良进茅台酒厂那一年,酒师李兴发率领的科研小组归纳得出了茅台酒三种典型酒体,即酱香、窖底香,醇甜。第二年,季克良将其整理成论文《我们是如何勾酒的》,在1965年的全国第一届名酒技术协作会上宣读,在全国掀起勾兑热潮。
1970年代,在大量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连交通运输秩序都被打乱的时候,茅台酒厂却没有停产一天。有个制酒班只剩下一个人,仍在坚持一个人起糟、掏糟、上甑、下甑、收糟。
季克良就是在这样的基因与环境下,做成了最大的两件事:
一是在继承传统酿酒工艺的基础上,把茅台带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二是深入挖掘了茅台的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打造成了茅台的品牌。
有人说,季克良对中国传统白酒工艺有敬畏感,有人称他为“神秘茅台破解者”。确实,季克良在从技术层面补足了茅台的酿造工艺,用科学理论解读了茅台。
茅台酒厂建厂初期,厂里的工人和酿酒师大多来自农村,生产主要靠经验、感觉和传统,没有一套科学、规范的操作章程。
在茅台酒厂待了十年后,季克良提了提高茅台酒质量的九条经验。后来,又相继提出了《提高酱香型酒质量的十条措施》、《茅台酒传统工艺的总结》、《贵州省茅台酒传统工艺标准》等。
如何理论联系实际,揭示茅台酒传统工艺的奥秘,成了季克良毕生的追求。
2.扎根茅台
为什么是季克良?
2015年,季克良退休后还会参加每天早上的品酒会,他用鼻子就能闻出来。有人说,他的鹰钩鼻就是为酒而生的。
后来,还有人找到了一份报纸以证季克良与茅台的渊源:1939年《新华日报》刊登了一则茅台酒广告,那一天,季克良出生在江苏南通的一个普通家庭。
老天爷赏饭吃,总是能带来更多的传奇的色彩,但季克良骨子里对工作的认真,才是更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人们通常把这种东西称为“匠心”。
按茅台三车间主任邓万波的话说:“他(季克良)对生产上的每个环节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什么地方可以瞒得住他。”
被调往茅台之前,季克良是不喝酒的。去到茅台镇,需要经过遵义,身上只有一块多钱的季克良,花了三毛六分钱喝上了人生中的第一杯茅台酒。
一个千里之外的江苏人,一个之前不喝白酒的年轻人,在茅台待了50多年,并成为了国酒大师。
初到茅台那些年,季克良被下放到车间。从凌晨两三点,一直工作到下午两三点。当时只有107斤的季克良,每一背酒糟起码150斤。有一次摔伤了腿,在家躺了一个多星期。
为了保持嗅觉的灵敏度,季克良一直遵循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不酗酒、不抽烟、不熬夜、不吃辛辣食物。
季克良也不是没想过要离开茅台。
在季克良跟徐英风尘仆仆地赶到茅台镇,看到这里高低不平的泥路和石子路,没有大门的酒厂,破旧而荒凉的生产车间,每餐都是玉米和苞谷,心中不免有失落。到茅台镇的第一天,就被带路的人耍了一顿,多赶了一段路。刚落脚,又遭遇了小偷。
一个大学生的骄傲在这里磨平,徐英问季克良:“回去吗?”
这个问题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都在拷问着季克良,但季克良说到底还是一个会去解决问题的人。
刚到茅台酒厂的时候,季克良下窖池背酒糟,有些人故意一掀酒糟重摔下来,季克良经常滑倒,但他很少在工作上生气。
季克良把这归于自己的内心跟忍耐度,他说:“生气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不如冷静下来,慢慢说。”
当季克良灰头土脸地在车间干活时,有人劝他装病请长假,他还是选择了面对现实。
当考虑到要照顾父母,季克良申请调回家的时候,被领导拒绝了。1988年,季克良的养父去世,至此,家里的老人已经相继离世。
“没有理由了,就干,一干就干到现在了。” 在这里,季克良也感受到了无数温暖,领导去看望他的父母,被偷粮票时其他工人的接济,外出散步时街上路人的微笑。
最重要的,还有他想要完成的万吨目标。
3.守望茅台
2004年,茅台产量首次突破了10000吨,距离“一万吨指示”的提出过去了45年,距离季克良到茅台酒厂过去了39年。
季克良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那一年,季克良65岁了。
在季克良进茅台酒厂之前,万吨的目标就已经提出来了。
1975年,一次关于茅台万吨计划的会议展开,会议就生产问题、建设问题、地点布局、基本建设问题、配套问题、交通问题、科学研究、生活保障、组织领导等12个问题作了纪要。只可惜,由于当时的局势,计划被耽搁。
1978年,“赖茅”创始人赖永初给省领导写信表示愿意当茅台酒厂领导,可以扭亏为盈。了解后才知道,赖永初扭亏为盈的本领是会勾酒。实际上,赖永初只到过赖茅酒厂一次,也不会沟酒。
直到1984年,800吨扩改建工程开始后,新的科学砌窖方法得到推广,大大减少了烧包现象和浪费。1989年,征求了技术骨干的意见后,季克良归纳整理了20条原因,采取了50多条措施,彻底解决了二次酒掉排的问题,让酒厂每年在质量稳定的情况下可增加7%的产量。
1990年代,在时代的接轨期,积极性被无限放大。有人喊出 “百里酒城”,还有人喊出 “三万吨工程”。1991年,季克良再度当上了厂长,定下了发展2000吨的稳健目标,却招来了非议:有人要求换掉他。
当时,离茅台酒万吨的目标还很遥远。有人提出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多建厂子生产茅台酒,面对在场极具影响的各方人士面前,季克良表示:“离开茅台镇,就不能生产茅台酒。”
在季克良的心中,产量要增,但必须保证质量。他的理论是:“产量服从质量,速度服从质量,效益服从质量,工作量服从质量。”
2000年前后,在整个社会都在追求“以效益为中心”的时候,季克良在汇报工作时提到:“以质量为中心,把质量工作放在第一位。”
为此,季克良受到了批评,他倒也没有过激,但也没有妥协:接受批评,坚决不能改,下次不讲。
实际上,在规范化、科学化之后,茅台酒厂的产能大大提升。茅台酒厂的第一个1000吨从1952年到1978年花了27年的时间,第二个1000吨从1976年到1991年花了13年时间,第三个1000吨花了3年的时间。
直到2004年,茅台产量首次突破了10000吨,2008年,完成第二个10000吨,2018年,茅台酒年产量已经达到了49671吨。
第一个10000吨的时间是长了点,但为后来的发展做了铺垫。在增产的同时,不在质量上让步,才是我们今天爱上喝茅台酒的原因。
对于自己的贡献,季克良只用了一句话总结:“我在茅台的51年里,没有虚度年华。我很认真地对待国家和组织分配给我的工作。”
文:茅粉事务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