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又一先生
《分裂》这部电影改编自《24个比利》,电影没有太多的铺垫,开场就是三个女大学生参加聚会的镜头,然后主角凯文则直接冒出来,绑架了三个女大学生。在之后的情节展开之中,没有太多的冗杂的环境描写,直接通过人物刻画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从一开始的具有强迫症的“丹尼斯”,到后来出现的时装设计师“巴里”和保守的信教妇女“帕特丽夏夫人”,还有九岁的小男孩“海德维格”,一直到最后的第24重人格——怪兽,一系列的人格变化可以说是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最后,怪兽发现了女主角凯西原来和自己同样在童年遭遇到心灵上的创伤,放过了女主,然后歇斯底里的离开,而另外的两个女孩和心理医生则被“怪兽”杀死,只有女主凯西一人生还。
看完电影之后,我的触动远远比看完《白鹿原》、《芙蓉镇》这些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书籍触动要大。也许真的是视觉上的冲击深深的震撼了我,但我在思考之后豁然发现,让我触动很大的不是视觉,而是在电影背后隐藏的真实的故事。
比利,一个拥有24重人格的人,他是多重人格,而不是精神病。精神病是指一个人格出现裂痕,而多重人格则是一个人拥有多重人格。这就好比天才与疯子之间只有一线之隔。我很难想象到一具肉体之中会拥有那么多的“人”。是人,那所谓的人格就是一个个独立的人,活生生的人。很可怕不是吗?假如那些“人”还一同坐在一个房间里面,面对面的交流谁来使用这具肉体,那我想所有人都会害怕那些“人”,因为他们与现实之中的认知格格不入。
在这里,我想要澄清一点,那多重人格的具象描写并不是那网络小说之中那些识海之类的里面存在的东西,那些东西听起来是多么的肤浅,甚至毫无意义。西方的科学进展为什么比东方要快?一个点,西方发现未知之物会尝试去剖析里面蕴含的东西,而东方则会请来巫师与道士来证明这是“鬼上身”,很可笑不是吗?
我也想拥有多重人格,我想要体验那种感觉。我曾天真的认为我是双重人格的人一个内向,一个外向,可最后,我才发现我还是我自己,那只是我一厢情愿。不可否认,随着年龄越大,三观的逐渐形成,人会变得越来越固执。眼界之中能够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最后固化成一类死板的人,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认识到这一点,他们会去换位思考,通过别人的视角来观察这个看似一成不变的世界,这种行为难道不是以一个人的角度去重新看世界吗?这个多重人格下,看到的世界不是一种意思嘛。
假如我有二十四重人格,我会去一个人演完一部电影,全程上下,只有我一个人在尽情的表演,就像《一念天堂》的沈腾;假如我有二十四重人格,我会把他们全部记录下来,让他们之间相互交流;假如我有二十四重人格,我会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了他人而活;假如我有二十四重人格……
每天的生活总是抱着手机去看那一直在变动的网络世界,可为什么却总感觉到空洞与灰色?而当你捧起一本书时,你会发现世界居然那么有趣。因为网络是动态的,相对而言,你的精神世界就是静态的,而书籍是静态的但你的精神世界是动态的。不是因为世界是空洞灰色的,而是你的精神世界是空洞灰色的。
心。或许真的要放下那无尽的网络海洋,去问问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不是真的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