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谈写作【二】

谈写作【二】

作者: _清鸢 | 来源:发表于2018-06-28 22:38 被阅读18次
谈写作【二】

今天是日更的第17天,照例是在晚上写,戴着耳机,循环播放某首歌,然后开始写确定好的话题。

写作的意义于我,现在有了较为清晰的方向。日更之前从来没有想过我能坚持每天都有内容可写,而且虽然日更规定字数是500字,可是我在写的时候很少注意自己的以写字数,尽量让自己投入,一句话完了,脑海中会出来下一句话,通常觉得快能结尾的时候,发现字数已经上千。

每天这样写,差不多固定的形式,固定的时间写,越来越从中找到自己的步调和节奏。现在几乎没有逼自己写的情况了,几乎是把它当做我每天必做的任务,每天会想在某个时间给自己留出一块时间来写作。我从写作中体会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微小的自律感。想到写作时能体会到一种踩在实地上的感觉,终于不再害怕会有踏空的感觉。

越发清楚地明白,写作这件事,是我一旦开始,就不会轻易停下来的。

有的文章阅读量低的可怜,有时候也会觉得失落,但更多时候,我清楚地知道,我开始写作不是为了刻意给别人看,只是我自己想写,我想要通过写作表达自己而已。至于阅读量,看不看在别人,写不写在我。而即便阅读为零,我也要一直写下去。

对于写作的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更倾向于通过写作影响到别人。我在有次日更中写过,以前的写作更多是写给自己看的,不能诉诸于表达的心事,是一种更加自我的写作态度。后来慢慢地想从自己的小世界转到别人,转到更大一点的世界中去。也会厌倦写关于个人的小情小爱,回看那些文字,觉得矫情至极。也更加觉得自己的阅历,积累太少。有时候太过自以为是,没看过更广阔的世界,就以为自己身处的一方天地就是整个世界了。

所以,有时候写影评,写一点其它的不是主要说自己却又由我所观所想的东西。通过我的视角描述另一个"世界"的模样。

越写也越知道自己的差距。暂时不能做到影响更多人,能影响自己也是极好的。也知道,从小世界转到大世界需要付出更多,但只要一直写就不会停止这种转变。这是对自我,对世界的探索方式。

村上春树说过:"能抚慰男女之间、世代之间的对立,以及其他种种陈规旧俗的对立,起到缓和锋芒的作用,是一种非常美妙的功能,希望自己写的小说在世界上担当起这一种积极正面的角色,哪怕是一丁点儿也好"。

我希望自己的写作最终能担当得起比一丁点更少的积极正面的角色,至少让人看了可以反思自身。哪怕最终影响的人只有一个人,两个人。那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写作对于我就同样有这样深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谈写作【二】

    今天是日更的第17天,照例是在晚上写,戴着耳机,循环播放某首歌,然后开始写确定好的话题。 写作的意义于我,现在有了...

  • 谈写作(二)

    关于怎样写作,在上篇关于怎样写作的文章里已经有所涉及。所谓写作,第一步就是需要我们用一双细致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那些...

  • 季羡林谈写作(二)

    第2章 写文章 当前中国散文界有一种论调,说什么散文妙就妙在一个“散”字上。 散者,松松散散之谓也。意思是提笔就写...

  • 汪曾祺谈写作(二)

    ①我写的小说的人和事大都是有一点影子的。有的小说,熟人看了,知道这写的是谁。 当然不会一点不走样,总得有些想象和虚...

  • 叶圣陶谈写作(二)

    既然要写出自己的东西,就会连带地要求所写的必须是美好的: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

  • 小白谈写作之二

    生活中的巧舌如簧者,写起文章来,变成了磕巴,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一件事情原本很简单,描述起来不仅很艰难,而且语无伦...

  • 曾国藩谈诗文写作(二)

    曾国藩认为读作家的作品应当先认其貌,后观其神。 凡大家名家之作,必有一种面貌,一种神态,与他人迥不相同。譬之书家,...

  • 《鹏程谈写作》笔记二

    在上一篇《鹏程谈写作》笔记里我们已经讲到了以下几个部分:1、我们为什么要写作?2、什么是好的文章?3、文章的结构。...

  • 周老师谈写作(二)

    任何问题都是“伪问题”,都没有终极答案。 聪明人和傻瓜都会提问题,也会回答问题。只有智者没有问题,也不轻易回答问题...

  • 吕坤谈写作(二)

    【原文】诗辞要如哭笑,发乎情之不容已,则真切而有味。果真矣,不必较工拙。 后世只要学诗辞,然工而失真,非诗辞之本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写作【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zn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