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说,之前的我就像是待在一间有玻璃门的小木屋里,想出去、又不敢。
在屋子里转悠的我是思考派,总觉得“还得再想想”,没想清楚之前不敢轻易出门;
出了屋子之后的我是行动派,总想要“赶紧撸起袖子加油干”,把之前在屋子里落下的进度,尽快找补回来。
跑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又不对头了,太快了、供给不够了,思维里的东西来不及落地。
在玄武湖公园里散步的时候,我在河边看到好几位穿着运动服、头上扎着汗巾、躺在草地上短憩的人,也有铺着餐巾在旁边扎帐篷野炊的休闲旅客。
这时候,我好希望自己也带着这样的一顶小帐篷出行。
在帐篷里休整、做规划,收拾好帐篷就开始调整步频、奔跑前行。
如果你还处在“思考派”的阵营里,那无论如何,先让自己走出那间屋子;
如果你是处在“行动派”的阵营里,那要提醒自己,及时补给,张弛前进。
最近我是一边插缝梳理自己的思考,一边大刀阔斧做内容、搞直播,连休息的时间也没有,验证自己思考的行动方案也来不及实施和调研。
早上写晨间日课,我忽然发觉原来今天才周二,却已经有一种到了周四的感觉。把一天的时间当做两天来用,就是这样的状态。
不行,你要慢一点,跑太快的人,后面是没有根的。
所以我最近又约了几场教练梳理我的节奏,降低步频,找到最重要的那件事情,给自己预留充分时间,把它想清楚、做清晰。
找到自己的节奏,做一位在行动中思考、思考完就行动的长期主义者。
这不是我第一次做产品,却是我第一次做社群运营、第一次做直播、第一次做宣发。
当好几个“第一次”对我进行混合双打的时候,我的大部分注意力就被它们夺走了,其他事情就顾不上了。
今天早上从床上爬起来写昨天的复盘和今天的青蛙,发现好几个课程作业都要临近Deadline了,于是我把这些需要完成的事情预估了下所需时间,发现保质保量的情况下,根本完不成。
而且,为了完成本月的视频号直播挑战flag,我对自己的知识逻辑深度,还没有好好梳理,于是,我今天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如果每天只能做一件事,你会做什么?“
我想,我会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好好把我想要做的这些“道、法、术、器、用”的逻辑,再进一步梳理清楚。
我挺感谢我现在敢于承接这些挑战,去极致思考、极致践行,让我主动去链接更多优秀的人,去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让自己倍速成长~
这么想的话,还是挺开心的嘛~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是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