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不知道,原来《伊豆的舞女》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一部很重要的中篇作品,是其早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1926年1月至2月间在《文艺时代》中发表。我把它打印成了纸质,花了很长的时间细细读完。初读时有不少的疑问,后来再细读,把里面的一些细节再重新看了几次,才终于读出来了一些意味。
文章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用了第一人称,看的时候我仿佛把这个少年和作者二者融为一体了,那是一个少年经历的一段短暂、美好且懵懂的爱情,画面感很强。
文中几处描写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个是“我”在茶馆中,对一个老大爷的描写,突出了“风烛残年”的景象。
这个房间里装有地炉,打开拉门,一股很强的热气便扑面而来。我站在门槛边踟蹰不前。只见一位老大爷盘腿坐在炉边。他浑身青肿,活像个溺死的人。他那两只连瞳孔都黄浊的、像是腐烂了的眼睛,倦怠地朝我这边瞧着。身边的旧信和纸袋堆积如山。说他是被埋在这些故纸堆里,也不过分。我呆呆地只顾望着这个山中怪物,怎么也想象不出他还是个活人。
“让你瞧见这副有失体面的模样……不过,他是我的老伴,你别担心。他相貌丑陋,已经动弹不了,请将就点吧。”
老太婆这么招呼说。
据老太婆说,老大爷患了中风症,半身不遂。他身边的纸山,是各县寄来的治疗中风症的药方,以及从各县邮购来的盛满治疗中风症药品的纸袋。听说,凡是治疗中风症的药方,不管是从翻山越岭前来的旅客的口中听到的,还是从广告中读到的,他都一一照方抓药。这些信和纸袋,他一张一个也不扔掉,都堆放在自己的身边,凝视着它们打发日子。天长日久,这些破旧的废纸就堆积如山了。
这里的描写非常的传神,换做是我写,可能就一个词“将死之人”概括了事。可作者首先用“我”的感受侧面描写:“站在门槛边踟蹰不前”,体现了心情的忐忑;接着写“浑身青肿”“瞳孔黄浊”“腐烂”“倦怠”“动了动枯黄的眼睛,微微店里点头”等,让人联想到一个“溺死之人”的状态。旁边堆积如山的纸袋进一步说老大爷身体的情况,无可救药。整段写得非常细致传神,不会干巴巴的只写人物的外貌,衣着,而是通过描写其他的物品,通过人物语言描写,形象地把老大爷的精神状态逐步呈现出来。
第二个我觉得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写中途入住旅馆那一段:黄昏时分,下大雨,我在自己的房间,听着艺人们的表演,整夜辗转反侧,描写环境和“我”的心理活动非常精彩。
黄昏时分,下了一场暴雨。巍巍群山染上了一层白花花的颜色。远近层次已分不清了。前面的小河眼看着变得浑浊,成为黄汤。流水声更响了。这么大的雨,舞女们恐怕不会来演出了吧。我心里这么想,可还是坐立不安,一次又一次地到浴池去洗澡。房间里昏昏沉沉的。同邻室相隔的隔扇门上,开了一个四方形的洞,门框上吊着一盏电灯。两个房间共用一盏灯。
暴雨声中,远处隐约传来了咚咚的鼓声。我几乎要把挡雨板抓破似的打开它,把身子探了出去。鼓声迫近了。风雨敲打着我的头。我闭目聆听,想弄清那鼓声是从什么地方传来,又是怎样传来的。良久,又传来了三弦琴声,还有女人的尖叫声、嬉闹的欢笑声。我明白了,艺人们被召到小客店对面的饭馆,在宴会上演出。可以辨出两三个女人的声音和三四个男人的声音。我期待着那边结束之后,她们会到这边来。但是,那边的筵席热闹非凡,看来要一直闹腾下去。女人刺耳的尖叫声像一道道闪电,不时地划破黑魆魆的夜空。我心情紧张,一直敞开门扉,惘然呆坐着。每次听见鼓声,心胸就豁然开朗。
“啊,舞女还在宴席上坐着敲鼓呢。”
鼓声停息,我又不能忍受了。我沉醉在雨声中。
不一会儿,连续传来一阵紊乱的脚步声。他们是在你追我赶,还是在绕圈起舞呢?嗣后,又忽然恢复了宁静。我的眼睛明亮了,仿佛想透过黑暗,看穿这寂静意味着什么。我心烦意乱,那舞女今晚会不会被人玷污呢?
我关上挡雨板,钻进被窝里,可我的心依然阵阵作痛。我又去浴池洗了个澡,暴躁地来回划着温泉水。雨止,月亮出来了。雨水冲洗过的秋夜,分外皎洁,银亮银亮的。我寻思:就是赤脚溜出浴池赶到那边去,也无济于事。这时,已是凌晨两点多钟了。
一开始描写的雨、房间、灯光等,都赋予了人物的心灵化。因为“我”的焦急,唯恐艺人们不来演出,所以此时的群山是“白花花”的,朦胧的,小河是“浑浊”的,“成为黄汤”,连着房间也是“昏昏沉沉”的,那种心乱如麻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后面用一连串的声音,欢愉的画面,跟“我”的不快形成对比,那“一阵紊乱的脚步声”写的既是脚步,也是在写“我”的心。最后“我”的心阵阵作痛,一整晚洗澡,直到“凌晨两点多钟”,都是为了描写心里的那种燥热之感。
第三处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最后描写舞女和我攀爬那个山间小径时的情景。
这条乡间小径铺满了落叶,壁峭路滑,崎岖难行。我下气不接上气,反而豁出去了。我用手掌支撑着膝头,加快了步子。眼看一行人落在我的后头,只听见林间送来说话的声音。舞女独自撩起衣服下摆,急匆匆地跟上了我。她走在我身后,保持不到两米的距离。她不想缩短间隔,也不愿拉开距离。我回过头去同她攀谈。她吃惊似的嫣然一笑,停住脚步回答我。舞女说话时,我等着她赶上来,她却依然驻足不前,非等我起步,她才迈脚。小路曲曲弯弯,变得更加险峻,我越发加快步子。舞女还是在后头保持两米左右的距离,埋头攀登。重峦叠嶂,寥无声息。其余的人远远落在我们后面,连说话的声音也听不见了。
爬到山巅,舞女把鼓放在枯草丛中的凳子上,用手巾擦了一把汗。她似乎要掸掉自己脚上的尘土,却冷不防地蹲在我跟前,替我抖了抖裙裤下摆。我连忙后退。舞女不由自主地跪在地上,索性弯着身子给我掸去身上的尘土,然后将撩起的衣服下摆放下,对站着直喘粗气的我说:“请坐。”
我个人觉得,作者通过写这个故事,想要写的是一段年少时跨越了阶级,职业,社会的偏见,单纯而美好的感情,而这一段有很多的细节都有所反馈。比如舞女的“她不想缩短间隔,也不愿拉开距离。”,和我想停下来,又会加快步子这个描述,仿佛是对他们两人的背景,社会地位的一个侧面反映。文章不止一次描写,别人叫“我”远离她们,可知当时“我”和艺人的社会背景相差有多远,又有多少的偏见挡住“我”的进一步举动。我虽然表现着想要亲近舞女,可我的行为处处都透露着“距离”,所以我觉得作者心里其实还是在意那些“闲言细语”的,不然我也不会坚决地离开,还有最后面对其他学生的好意欣然接受,但是对于舞女给“我”掸去尘土,我会如此的忌讳。这都体现了很多我心里最深处那种“保持距离”的想法。
同样的还有结尾:
我不知道海面什么时候昏沉下来。网代和热海已经闪耀着灯光。我的肌肤感到一股凉意,肚子也有点饿了。少年给我打开竹叶包的食物。我忘了这是人家的东西,把紫菜饭团抓起来就吃。吃罢,钻进了少年学生的斗篷里,生出一股美好而又空虚的情绪,无论别人多么亲切地对待我,我都非常自然地接受了。明早我将带着老婆子到上野站去买前往水户的车票,这也是完全应该做的事。我感到一切的一切都融为一体了。
船舱里的煤油灯熄灭了。船上的生鱼味和潮水味变得更加浓重。在黑暗中,少年的体温温暖着我。我任凭泪泉涌流。我的头脑恍如变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来,后来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舒畅了。
这段写环境,写“我”自然地接受了少年的好意,到最后的舒畅。为什么舒畅,我的理解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还是要继续前进,舞女只是“我”人生中的过客,如此而已。
看完整篇文章,我明白了作者想表达的,大概是我们这一生会走很长的路,遇见很多的人,但总会有一份情感,让人无法忘却,总有一段过往,让人记忆犹新。年少时朦胧的爱情,我们大多不会不在意一个人的身份,职业,家庭,勇敢地去爱。可当我们长大了,那段曾经的爱情,只不过是一段青春时独有的记忆罢了。那段曾经没有世俗的偏见、纯粹又简单的爱,还有年少时的那个他(她),怕是再也回不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