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发在朋友圈的内容,总是被人误解?
还有一条最能提升你在朋友圈中形象的内容建议。
朋友圈里的“个人形象管理”
一般而言,朋友圈里最多这三种状态的人:
A
我很忙:忙着加班、忙着学习、忙着出差、忙着开会、忙着带孩子……
B
我很有品位:我爱大自然的细节、我爱精美的食物、我爱逛书店、我享受一个人的独处……
C
热爱知识、关注民生、正义感爆棚,同情心泛滥……
很明显,这三个朋友圈里的典型内容,不仅仅是在记录生活,也是在不停地向大家暗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形象管理”——你希望在别人心中创造某种形象,于是你便选择那些更能展示这种形象的生活片断。
不过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上述三种行为能达到你的预期吗?大家的反应,在你想好的剧本之中吗?那些点赞和评论的背后,大家的真实心态又是怎样的呢?
这就涉及到别人如何判断你的真实意图,也就是心理学中的“归因效应”。
归因效应:人们是如何解释你的朋友圈内容的?
深夜11点,Andy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加班的图文:
“见过凌晨2点的电梯吗,有一种连夜被放出来的赶脚……心如止水,最近加班已经麻木了,继续修炼成仙中……”
如果你是他的微信好友,Andy释放的信息,通常有两种解释:
A
又在向领导卖苦劳了,明明是自己笨,不就那么点破事儿嘛
B
好辛苦,老板太狠了,不过也没办法,生活不容易啊
这两种解释为什么都超出了Andy的字面意思呢?
因为我们有一种思维习惯,希望自己面对的世界更合理,面对朋友圈里的“他”和现实是的“他”的差别,这个差别会引发我们的“归因”,会问自己:为什么你看起来是这样的?
解释别的行为时,人们的想像力会变得很丰富,但细细分析,无非下面两种:
比如深夜加班,大家免不了要想:他到底是“工作认真、工作效率低、故意拖延”,还是工作量确实很大呢?
前者三种归因方式叫“性格归因”,把原因总结为个人性格、能力,后者叫“环境归因”,把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
心理学家海德(Heider,1958)认为: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情景归因”。
也就是说,你觉得自己深夜加班还要发个朋友圈,当然是因为工作量太大,老板太变态(情景归因);
但旁观者却很可能不这么想,而是总结为“工作认真、工作效率低、故意拖延”这三种“性格归因”中的一种。
这不是坏事,形象管理的目标不就是让别人给你“性格归因”吗?可问题是,别人到底把你往正面形象上“归因”,还是负面形象上“归因”呢?
心理学家哈罗德•凯利(Kelly,1973)试图用“三维理论”解释人们在归因中的基本判断规则。
明天跟大家分享“三维理论”基本原则
喜欢学习的,明天不见不散!
在留言区,写下你的心声吧!~么么哒
我是美妙超越,感谢你的支持!
喜欢就点个赞呗,“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