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高跷

作者: 可乐苹果 | 来源:发表于2018-11-22 14:43 被阅读8次
故乡的高跷

在节日越来越多的今天,我们有很多种方式去营造、去渲染各种节日的氛围,可是我们很多时候有一种越渲染越空虚的无奈感,于是,人们纷纷感叹,节日气氛越来越淡,连过年的年味也淡了…

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过年,过年意味着能拥有一切喜欢的新玩意儿、吃上各种心仪的美食…

在我的印象里,故乡的年,应该是从除夕开始,算到元宵,用我们那边的话来说,到了正月十六才算“出节”。

整整半个月都被浓烈的年味围绕、笼罩,是那时候小孩子们感觉最快乐的时光。

正月到了初七、八,小镇人便陆陆续续开始为元宵花灯做准备,那几天街头巷尾都充斥着喧天热闹的锣鼓声和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各村各自组织耍龙灯、狮灯,到了晚上,每家每户耍过去,耍到谁家,谁家拿出最好的年货、点燃最响的炮竹迎接…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镇上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小镇几乎万人空巷,离镇上距离远的村民早早赶路过来,聚集在一起,街上人潮汹涌,比肩继踵,将国道堵得水泄不通,过往的车辆和行人都要停下来,感受小镇的热闹。

元宵节这天是不再舞龙舞狮了的,我们有着最喜爱最擅长的压轴好戏,传承了近500年的习俗——踩高跷。

相传明朝正德年间,明武宗朱厚照私访江南,春节期间途经湘乡虞唐,明武宗一行参加虞唐花灯会的游艺活动,传授了高跷技艺,从此这门技艺被传承下来。

表演者有大人、有小孩,那时候会踩高跷的同龄人如今都长成了中年人,可是记忆里却还是那副稚嫩却不乏可爱的模样,记得小时候堂哥带着一群小男孩在学着踩,我们女孩子在一旁看着,心里跃跃欲试,却因为胆子小始终不敢行动,最终在看着他们摔得鼻青脸肿中打消了这念头。

正式表演的时候是不能出任何差错的,表演者腿上绑着两三米的高跷,小孩子的跷也有一米多高,他们穿上演出服,扮上各种人物,有《三国演义》、《八仙过海》、《西游记》等,小孩子们最喜欢孙悟空和猪八戒的扮相,总是抬着小脑袋,好奇兴奋地追着跑,时不时对着其做鬼脸…

年轻力壮的男人们在前面敲锣打鼓引路,演员们走中间,我们这些小孩子举着彩旗跟在后面,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出发,沿着国道从老街走到新街,那时候还是小孩的我们最喜欢这种活动,好玩热闹,举旗子还会发工钱和方便面、包子等零食。

节目最精彩的部分是两队比拼,老街和新街,我们属于老街。

比的是什么?

那就是高跷前红纸黑字写的灯牌,由专门的文案师爷所写,两边针锋相对,比字比文学水平。当初谁输谁赢已经记不清那么多了,那时候还小,也不太懂这些,只记得当时的热闹场面,持续整整一天,到了晚上,更是灯火如昼,大人们都说:三十晚上的火、元宵夜里的灯,家家户户把所有的灯都打开,开得亮亮堂堂的,爆竹、花炮放个不停,“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照亮了夜空,通透了人心!

听老人们说以前还在高跷上耍龙灯、敲大鼓,有时候通宵达旦,下雪天一样热情不减。

如今,家乡踩高跷的习俗仍在延续,只是很多年轻人春节假期结束便匆匆返城,我也多年未感受这份热闹了,当初踩高跷的小伙伴已经不再表演,听说多了很多小继承者们,家乡的高跷也在近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小镇人来说,是一件值得欣慰和骄傲的事。

偶然在网上看到关于家乡踩高跷的报道和图片,那一张张熟悉亲切的脸蛋依然在,只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演员,而是换做了在下面指引的后勤人员,年轻稚嫩的后辈们正意气风发…

我心中暗暗决定,来年的元宵节,一定要再感受一番故乡的习俗,重拾失落已久的“年味”!

相关文章

  • 故乡的高跷

    在节日越来越多的今天,我们有很多种方式去营造、去渲染各种节日的氛围,可是我们很多时候有一种越渲染越空虚的无奈感,于...

  • 高跷

    小时候,没玩具,我爷爷送我一份特殊的玩具——高跷。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高跷长什么样子了。放张图,大概就这样: 我的...

  • 掌声明珠,元宵节日快乐。

    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 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这些都...

  • 绘本讲师训练营【49期】7/21阅读原创《艾玛踩高跷》

    47024 高瑞丹 大象可以踩高跷吗?大象为什么需要踩高跷呢?这是拿到绘本《艾玛踩高跷》的封面之后产生的疑问,带着...

  • 元宵节 分享一篇 汪老的散文

    元宵节 快乐的 分享一篇文章给各位 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 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

  • 童年的“高跷”

    小时候,没有玩具,但小孩子总能研究出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具,让如今长大后的依旧记忆犹新的就是小时候踩过的的“高跷”了...

  • 古会记事(四)

    我最喜欢看的会是高跷、武术、舞狮、舞龙。 我们村的高跷在城关镇很出名的。我们家的人是踩高跷的绝对主力。三哥...

  • 大四合院杂记(一三0,有没有比高跷更好的玩具)

    一三0,有没有比高跷更好的玩具 高跷这个玩具,伴随了我整个童年时代,至小学毕业,至上了初中,父亲才不让我踩高跷,并...

  • 踩高跷

    高跷是我们小时候的一种娱乐工具。它是我们童年的趣,少年的歌,青年的诗,中年的史。 在我们这里,不分年龄,不论男女,...

  • 高跷课

    还记得我之前说的老师让我们自己在家做个高跷,这次终于有用武之地了,因为之前我学过,所以很容易。 我们班大多数都会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乡的高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el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