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集备
旧事重提07:与专家一起集备之《桥边的老人》简述

旧事重提07:与专家一起集备之《桥边的老人》简述

作者: 耘心 | 来源:发表于2021-05-13 05:48 被阅读0次

    真无法想象,十年前我是怎样把这几次集体备课活动全程记录下来的,与专家一起研究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现在回味,仍觉意义不凡。是为序。

    时间:2011年9月21日下午

    地点:上师大微格教学研究室第5室

    成员:第五组全体成员

    主持:组长闫老师、副组长王老师

    指导专家:袁彬博士

    研讨课文:《桥边的老人》

    研讨话题:小说文本的解读及学习目标定位与达成。

    这是我们第二次集体备课,这是一次进一步触动每一个老师心灵的集体备课,这次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没有了昨天备课中的激烈争论,而更多的是静思、交流,互相启发、感受,质疑、深思、再交流,我们每个人都深深地感受到这次集体备课的过程就是一次自己对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认知成长过程。我们由昨天的火热的备课进入到了一种沉静的状态之中。我分明地感受到了一种成长的力量在心中涌动。

    备课场景简述:

    一、抛出靶子:

    在大家读过文本之后,组长闫韧老师首先发言,表示先抛出靶子,供大家思考质疑,然后再深入讨论:

    闫韧老师认为,这篇课文应当从如下几个角度确定教学方向:一是从叙述视角解读文本,(了解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的创作手法)。本文用的是第一人称,是一种纯客观的叙述。二是本文的主题分析,分析本文对战争罪恶的控诉这一主题。三是人物形象分析。

    二、思考质疑:

    好像大家对叙述视角及海明威冰山理论的创作手法了解不多,首先多数不太支持第一个教学目标,因为是小说,所以大家首先认同主题分析及人物形象分析。

    那么小说到底揭示什么样的主题,人物形象如何分析呢?

    第一、小说揭示的主题应当比较好理解,就是表达作者对战争的厌恶。所以应当不用作主要力量展开。

    第二、小说主要人物是老人,那么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他是不是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呢?他的身份是什么呢?是一个农民?一个知识分子?是个普普通通的人?是个战争受害者?是个逃难者?是个动物看管员?是个年迈的老绅士?他的身份的定位好像价值不大。那么如何分析这一人物形象呢?

    我们看写老人的突出的语句有哪些?

    文中四次写到“坐在那里”,这一定是分析要点。为什么反复这一细节:一是年龄大,走了十二公里路,走不动了,累了,这是文中的明确交待;二是他一定是不想离开自己的家乡而不想走了,因为文中有一句“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了,微笑了。”说有他不舍得离开家乡;还有文中反复提到他担心自己的动物,说明他舍不得自己一直照顾的动物,是对家的依恋不舍,所以坐在那里不动。三是他一定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走的必要了,对未来应当是迷茫的无望的,文中写到他“七十六岁了”“再也走不动了”,更关键的是“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说明他已经没有精力,特别是“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类似祥林嫂儿子阿毛被狼叨走后那种精神上的麻木、无望。

    这样我们对老人这一人物形象便进入了他的内心世界,有了基本的把握。

    同时我们也感受出,本文的主题不能简单地定性为揭示战争的罪恶,而要明确为战争不仅摧毁人们的生活家园,更摧毁人们的精神家园,让活着的人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与信心,丧失了求生的欲望,这样一来对文本的主题理解就又深入了一层。

    但这还不够。

    在写老人“坐在那里”时作者用了许多对比来写:一是人们“在涌过桥去”,“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二是“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前面不走可以理解,但此时还不走就说明其心理有问题了,决不是一个简单的累了的因素。三是“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这就更有问题了。四是“我”一再催老人走,而老人仍无走的意思“我再也走不动了”“那边我没有熟人”“不过我还是谢谢你”,这明显是一种走的拒绝,五是“我催他”而他“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这都不只是他累得不想走,自始至终他都只念着他的那些动物,而没有走的意思,而为了突出老人的“不走”,作者反复地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强化老人的心意,那么老人的内心世界也就更加清晰了。

    文中四次写“照顾动物”,这也一定是分析要点。

    前二次写“照顾动物”我们可以感受出老人好像是沉浸在自己照顾动物的幸福当中,且在表达时还有些语无伦次,是不是意味着老人的茫然。而中间一再表示担心“它们会怎么样?”老人在自己生命难顾的情况下却还在担心动物的生存,说明他有一种悲悯之心。

    而后两次“照看动物”则是“木然地说”“不再是对着我讲了”,这说明他心灵上的所受的打击之重,精神被摧毁,希望的破灭,对未来的无望。

    但再看那些动物真的需要他的照顾么?

    “猫会照顾自己的”

    鸽子“会飞出去的”

    山羊呢?“不想也罢”。

    这三种动物好像不需要照顾,反而是他自己更需要照顾。这突出老人的什么呢?

    还有,这三种动物和老人的命运会是一样的吗?是不是也值得思考品味?

    可能是动物的命运比老人的命运在战争中会更好!这是不是进一步揭示小说的主题呢?在揭示战争的残酷的同时,更有一种人性的悲悯在。

    至此,我们好像深入地把握了老人这一人物形象。

    第三、侦察兵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呢?他有分析的价值吗?他在与老人的对话中理解老人的心情吗?

    侦察兵与老人只是一次偶遇,只是以“我”的角度叙述眼前的老人,是一个旁观者,是客观的叙述,标题是“桥边的老人”,所以侦察兵只是一个线索性人物,就如同鲁迅作品《孔乙己》与《祝福》中的“我”一样,不需要当作小说主要人物进行分析。

    那么如果一样的话,那么《孔乙己》与《祝福》中的“我”的确是旁观者,如果从文中去掉的话好像不太影响文章故事的完整表述,那么如果把本文中的“我”去掉呢?

    显然不能!

    因为这里的“我”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说简单的故事就是“我”与老人构成的,去掉了小说中的“我”,文章故事就无法展开。

    那么,侦察兵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值不值得分析呢?

    应当不是一个简单的线索人物!

    那么“我”理解老人的心态吗?“我”对老人的心态有变化么?

    到底该怎样理解“我”呢?从哪里突破呢?

    袁博士提示我们:“我”是一个侦察兵,他的任务完成后,他催老人走应是一种义务与责任,但看到老人不走之后,他为什么要问一些与让老人走毫无关系的事情?一共有几问呢?

    第一问是“你从哪儿来?”作为一种调查性的询问,好像没有什么,但第二问是“什么动物?”第三问还是“什么动物?”第四问是“你只得撇下它们了?”第五问是“你没家?”第六问是“你的政治态度怎样?”第七问是“鸽笼没锁吧?”一共七问,这七问除了第一问与第六问外,其它好像全是与催老人走没有任何关系,“我”一个侦察兵在催老人走时为何要问些看似纯是闲扯的语言,好像没有任何意义,都是琐碎无比的事情。是我闲得没事干了吗?在与人闲聊吗销磨时间吗?

    侦察兵想对老人做什么?为什么问这些?有什么用意么?

    是不是在说明“我”想通过这些“动物”“家”“鸽笼”这些温馨温情平和的物象来唤起老人些什么?是不是想让老人心中还要有对和平生活宁静生活的希望呢?

    是不是说“我”也是在尽力地“照顾”老人呢?希望老人走下去,活下去。是不是一种心灵的唤醒呢?

    那么由此是不是可以说“我”其实是从一开始都是理解老人的“不走”了呢?

    从此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出,在战争的残酷环境下,还有一种人与人的一种关爱呢?

    那么如果有学生这样问我们怎么解释:“我”完成了侦察任务,在催老人走时,为什么不直接背着他走呢?我们中国军人战争期间还有救灾时不常是这样的么?背着边走边聊不也一样吗?

    我们如何解释呢?

    只理解成士兵在尽自己的职责怕是远远不够的,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也应当考虑,那么士兵如果把老人背离战区,老人是否就有了生活的希望呢?显然,士兵最想唤起的是老人对生的希望!

    那么士兵“我”的价值是不是就不仅仅是个线索了,而同样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一个重要角色。

    这真是一次无比痛苦而又让人无比爽朗的文本解读!

    由此我们好像一下子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再思考:“我”对战争是持什么态度?

    沉默!

    是反对!是支持!是期待!是反战!哪一个才是正确的理解?

    文本中“我凝视着浮桥……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种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可见“我”是支持战争期待战争的!

    文中问老人“你的政治态度怎样?”一句莫名其妙的问话,说明“我”是一个关心时局关注战争双方的人,应当是一个支持战争一方的一个人,并在意他人的政治态度——是否是和自己一方,“我”可能关注战争的正义性政治性等等。

    文中结尾“对他毫无办法。……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为什么说这是“仅有的幸运”呢?“我”为什么这样认为呢?可以看出“我”什么样的心态呢?

    可不可以看出“我”的心态在发生变化呢?“我”是不是感受到其实自己与老人是一样的处境,都是“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的“仅有的幸运”呢?是不是意味着“我”不管是怎样的政治态度,虽然是一个军人,但其实在战争之中,与老人的命运一样,都不能“照顾”自己?但都在“照顾”别人!假如飞机飞来,“我”与老人是否同样的都是战争的受害者?能不能认为最后结尾中,“我”对老人对战争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

    由此我们对“我”这一人物形象是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对小说的主题是否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语言分析

    这篇文章的语言无论如何应是绕不开去的,语言分析是不是一个重要的分析的点呢?分析什么呢?

    是分析海明威的语言特点呢?还是分析小说的语言呢?是分析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呢?还是分析小说中叙述性的语言呢?

    小说的对话语言是不是更有特色呢?

    分析人物的形象,自然会分析人物的语言,这是不是重复性的活动?

    分析作者的小说语言特征,这是不是就上成了小说理论课:海明威小说语言特点分析呢?这对表现小说主题有作用么?

    讨论。

    小说的语言恐怕还得是本课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点。

    小说对话的特点是一种什么样的特点?——错位的对话。

    两个人的对话好像答非所问,好像缺乏逻辑,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错位呢?这就走向了人物的形象分析。

    此外,小说中还有很多精彩的叙述性的语言更能表现人物的心理,所以在分析过小说对话之后,还要跳出来,进行其它语言的分析,使学生对小说丰富的内涵有更深入的认识。

    至此,我们感觉对文本的解读应当是比较透彻了。

    四、学情分析与终点定位

    那么我们的学习目标如何定呢?

    我们的课堂教学走向一个怎样的终点呢?这么多东西,到底哪是需要讲的哪是不需要讲的?依照今天上午邓彤老师的经验,我们是否也应当考虑一下,哪些东西我们不教,再考虑教什么。

    教什么不教什么,是不是还得先做一下学情分析?看看哪些东西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是不是需要教的,是他们能读得懂的,我们要教是他们看不出来的,读不懂的,理解不到位的,认识不够的,我们就把这些做为学习终点的首要考虑因素。

    那么学生对什么有困难呢?

    首先本文理解起来是有很大难度的,难度表现在哪里呢?

    第一,学生对战争的残酷性应该是没有体验的,是认识不足的,我们的学生甚至有不少是渴望战争的,如动不动希望我们与日本与美国与台湾打一场,甚至非常怀念当年新中国成立时的几次战争,打出了和平,打出了稳定,认为中国现在需要一场战争。所以学生对战争的残酷是有所感知的,但认识一定是不到位的。因此小说主题应是教学目标。

    第二,学生对老人的内心世界是体验不到位的,对士兵的心态把握是缺乏认知的。因此对小说二个人物的形象分析应当是重点。

    第三,学生对小说错位的语言应没有足够的理解,特别是对小说的许多看似闲聊却又反复提及的语言分析能力还不够,应当加强。

    基于此学情分析,我们将学习目标定位如下:

    一理解老人与士兵这二人的人物形象

    二分析本文错位对话的语言特点

    三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

    五、目标达成方法与落点:

    研讨如下:

    第一教学环节,方法与落点: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全文,分析小说错位的语言特点,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二教学环节,方法与落点:一从小说细节如多次出现的“坐在那里”等分析入手,分析老人这一人物形象;二是从分析士兵心态变化入手,分析士兵这一人物形象。在语言与人物形象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地认识到战争对人的精神的摧残,以及战争中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散发出来的人性的光辉。

    我们的文本解读及教学思考至此结束。然后进行全班交流,专家点评。

    六、专家点评:

    邓彤老师主持,各组代表汇报交流。

    邓老师点评:

    一、此小说与传统小说不同的是:不能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思路来分析,因为小说的环境不典型,老人这一形象更不典型。老师在解读时要先做好读者,读几遍,懂了多少,是否读出韵味。然后老师再做教者,如何让学生也读出韵味,为此我们必须做好设计。但设计与实施又会形成差距,这些都是我们备课是要考虑的因素。

    二、关于目标定位,各组基本都集中三点:一是关注主题,二是关注对话,三是关注人物,还有个别组写的是叙事视角及冰山理论的写作风格,这是手法的层面。应当说这些目标定位都是准确的。但是如果定位到叙事视角冰山理论方面,我们是讲给学生什么呢?让学生记住一些语言理论方面的术语,很可能是学生对文本并未能做到较深入的理解与感知,记住术语对学生没有意义,而有意义的是运用这些术语去解读文本。如果我教的话,我会视角将叙事视角进行转化比较阅读,如中是士兵的眼光看老人,那么我会变成用老人的视角写老人自己,如将文中最后一处:“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来”,如果将此句改成老人自己的视角呢?会怎么改呢?会有什么东西呢?这些内涵的出现,是不是正是海明威冰山理论的最佳体现呢?所以我必须让学生真正地体验这种特点,而不是记住些术语。

    三、方法的达成上,其中有二组都提到了分角色朗读,但不同的是第三组是放在后面,而第五组是放在前面,这同一方法不同的位置,相信用意一定是不同的,但是哪一种效果好呢?如果是分角色,一定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学生对角色已经比较了解,如果不了解,那么这个分角色就没有了意义。所以我们在运用一种方法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其达成目标的实效性。

    四、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本文是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中的课文,那么选修中的文章我们应该讲什么呢?是精讲呢,还是教给学生一种解读的方法呢?以此看前面定的教学目标哪一个更合适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旧事重提07:与专家一起集备之《桥边的老人》简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hg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