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哲思《一起来读书》
《之江新语》读后感——从读书中来到读书中去

《之江新语》读后感——从读书中来到读书中去

作者: 常丽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9-06-08 12:55 被阅读48次

    《之江新语》是习近平同志创作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该书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大大在《浙江日报》写的专栏文章。我最近在翻箱倒柜找书,最终发现它在角落中发光。我内疚我对它的遗弃而对其他书籍的热爱。抱着对它的愧疚之情我又重新看了一遍,为此我的负罪感着实减轻不少。书籍就像是朋友,总会存在着对某某偏爱些,可有些朋友你无论怎么冷落最终都会被它所打动。

    《之江新语》 习近平著

    说来巧了,这几天正是全国高考日。此时无论是家长还是考生正需要一种强大的力量与高考决战。我本人对高考是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不过高考确实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惟愿天下学子都能不负韶华,不负十年寒窗苦读。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

    高考其实是理论知识学习上的一种较量,说起理论知识其实就是在谈读书罢了。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有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多么真挚的感悟啊!

    生活中凡事理论知识学习都要有三种境界。首先理论学习上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读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理论学习要刻苦勤奋,下真功夫、苦功夫、笨功夫、细功夫,即使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也甘之如饴;再次,理论学习贵在思考,读书客观上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必须联系实践、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知识的指导再加上身体力行的实践方得出真理。

    然而由于现在社会的高速快速迅速的发展,人们很难在静下心来读书了,更不要说苦读深读了。比如就我个人而言,我平时也就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在读书上,我读书最快的几小时一本,最晚两个晚上一本。读完一本换下一本,偶尔兴致来了重读一遍,然后他们就安静的在箱子中沉寂等待着我的再次光临。读而不思读来却是无用,读书要善思求思。

    思想者

    最近常听到些读书无用的话,其实读书是有用还是无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觉得呢,读书并非无用,有人觉得它无用,用我的话说是他读得不够,书读少了。还有不少人觉得读书为得就是赚钱找个好工作,我也不太赞同。我本人就比较喜欢读点什么,学点什么,考点什么。其真实目的呢不是为了那一本本无聊的证书,而是证书后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通过考证去学习是一种方式,考证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是手段。我是一名人民教师,如果人民教师不读书那你拿什么来教育自己的学生呢?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并不是每个老师都有一个完整独立的灵魂。老师塑造下一代灵魂时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灵魂如何塑造读书是唯一的途径。也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灵魂的塑造者,但每个老师都想成为灵魂的塑造者。职业不同读书的目的也大不相同,但读书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灵魂的塑造

    从来处来到去处去,从读书中来到读书中去。扎根读书,完成自我灵魂的塑造。昨晚与同事朋友们相聚,倒是开心。我是个不善于与外界交流的人,也倒是不善于而是过了那个想拼命融入社会集体的年纪。一时的热闹散尽后,最终也还是会留下满地孤独。我觉得孤独是一件好事,不要小瞧了孤独的力量,一个拥有孤独将拥有强大的力量。孤独使人更强大,学会享受孤独,热爱孤独,拥抱孤独。有些人很害怕孤独,偏爱热闹。哪里热闹去哪里,以前我也是。现在我偏爱独处时光,独处是找寻自我,发现自我的一个有趣过程。热闹是与外界的交流沟通,独处则是与自我的沟通交流。平时独处的时候就是我读书写作的时候,那是一种灵魂的交流,也并未觉得孤独到哪里去。反而很充实,有一句话这么说的: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足够丰富,他单独一个人的时候就能徜徉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悠然自得。

    到读书中去吧,朋友们。去到书中找寻你自己,从书中来到书中去。当一个人通过阅读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不受条条框框所约束,没有边界,去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享受阅读的乐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之江新语》读后感——从读书中来到读书中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li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