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到了该出去吹吹牛的时候了,虽然吹牛并不是件光荣的好事。事实上,我平生最讨厌的就是吹牛的人了,满嘴跑火车,浑身不正经,不仅骗人,还误事。令我不解的是,当牛皮吹破,这些人竟然毫不尴尬,甚至恬不知耻,他们的心理倒是很强大,居然屏蔽了羞耻感,从此便明目张胆大言不惭,即便人家发觉是空谈虚言并因此愤怒鄙视,也决计不会影响到吹牛者的情绪。要是我,被人撞破或者揭露,恨不得立马寻个地缝钻进去,哪里还有脸见人。可那些惯于此道者却很是从容,并依然故我,令人不能不刮目相看。
或许是受到的教育太正规,加上没有胡说的经验,我一直是怯于吹牛的。说出去的往往都是真话,可真话一是难以滔滔不绝,二是难以句句悦耳,故而动辄得咎。讲真话讲实话并不像我所想的那般容易被人信任,那些喜欢吹牛的人倒似乎更受欢迎,这点让我很是不解。在事关重大的时候,我一直不敢越雷池一步,稍为放大弄虚一点点。哪怕把十分夸大成十二分,更毋庸说把两分说成十分。
但在无关宏旨的事情方面,我也开始尝试着适当吹吹牛务务虚了。比如关于读书,有时只是观其大略,便说自己已得其要旨。有时只是粗粗翻阅,便说自己已全部精读。有时甚至列出一长串的书单,放言都已摄入脑中,实际上只是个阅读计划而已。有时自吹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有时自慰粗增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着这些话时,心里却发着虚。毕竟吹牛非我所长,一贯走的是正道,稍微斜了点弯了点,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扳直了。牛吹出去了,心下便惴惴不安起来,于是赶紧把那些自己放出去的话梳理一遍,将没读过的书买回来读,将粗略读过的书细细地读,好好地拾遗补缺,让那些吹过的牛变得名副其实。如此这般的试过几次后,发现吹牛对我倒是莫大的促进。
脸皮薄,羞耻心强,吹牛怕被别人识破,便逼得自己事后去弥补空白,大量阅读,精细耕耘,久而久之,反而因此而受益匪浅。所以我决定多去外面吹吹牛,因为牛一旦吹出去了,特别是对着那些十分信赖自己的朋友,便要生起一份愧疚感责任心,觉得不循名责实,把一些虚话大话给填补了,实在是对不住他们。如此吹牛于我反而变成一种激励,一种督促。想想吹牛不仅可以呈口舌之快,还能得大实惠。我还有什么理由固守陈规呢?且去吹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