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八百万一个知识点

八百万一个知识点

作者: 托尔斯泰灯 | 来源:发表于2018-06-19 21:41 被阅读33次

        2012年那会,我家大宝还在肚子里的时候,我就频频被单位同事问到,以后孩子准备在哪里上学。在他们的世界里,怀孕了就得考虑孩子未来5年、10年、甚至一辈子的事情。现在想想,确实是非常负责任、计划超前、行动超前。而那时候的我们,在北京工作了三年多一点,刚刚买了一套两居,还有了孩子,我们无比知足。当下对我们来说已经足够好,未来对我们太遥远。

      很快地,娃一点点大了,身边的同事们只要得空,聊的都是孩子、学校、学区房。学校不好的,一个个换房了;没换的,好像总有办法可以去好一点的学校……而我,觉得这一切,是我无法企及的,因为无权无势平民一个,领着固定工资,刚刚还完首付款,还剩下一大笔房贷。

      2014年,房市放开。年底,我们也尝试着去看了所谓学区房,同时,想两居换三居。我们看了海淀永泰庄,无法接受拥挤的环境。最后在小区旁边的小区买了个大三居,板楼,户型极好,方圆500米以内有地铁、公园、超市、商场、菜市场。我们觉得已经实现了毕生对房子的最高理想,于是好好装修了一把,准备永久居住。

      从此,我不再对学区房存有半点幻想,我们心满意足地搬进了新家。

      可是,2015年,当学区房价格还没涨起来的时候,身边的同事朋友也一一加入了买学区房的队伍。这对我来说,有如晴天霹雳。我才发现,学区房其实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可是,悔之晚矣,因为刚刚换了房,装修,还买了车,我们不可能再置业,于是,2016年,我们眼睁睁看着学区房价一路飙升,为此我甚至一度抑郁。

      2018年3月中,也许是因为经历了2016年底那段灰暗的日子,老公见证了我在这件事情上的执着和脆弱;也许是因为有了3个孩子(二胎是双胞胎)……总之,这一次,我们终于达成了一致:买西城的学区房。于是,便开始了卖房和买房。其实即便是到了现在,我依然舍不得卖这个房子,从女人的消费心理来看,我确实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没有寻觅到比这更好的。

      刚开始很兴奋,随便找了个绿中介了解了一下,发现确实可以买得起,心里很激动,然后每到周末就约着看房,从德胜、新街口、淘白……一直看到广外。大概一个月后,自己的房子卖掉了,心里起了变化:这就意味着接下来必须在西城选一个房子,否则无家可归。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心是恐慌的,加上东城和海淀出台了多校划片政策,不知道西城这只靴子什么时候落地,同时西城的房价也涨了,市场开始回暖。而且,老公还公出加拿大!

      我开始全心投入买房,一方面增加了看房频率和时间,只要是稍微看上的房子,下了班就奔过去看,有一次中午出去看房,据说外边有40度;另一方面为了拿到第一手房源信息,微信加了一堆中介,西城的绿中介竞争非常激烈,根源是房源太少了,有的好房子一出来还没等到外网展示就已经卖了。

      我确实很紧张,有一天晚上甚至失眠,通宵研究链家成交数据。经过几天的整理,我们有了三个结论:

      1、锁定需求:我们对房子的基本需求越来越清晰,按照优先排序列了6条;

      2、锁定目标:西城我们愿意考虑的房子,大约有10几套;

      3、最重要的是,自认为获得了支撑1和2的理由:西城二手房交易的大致情况。

      在极大的心里压力下,人会被“逼着”妥协。自控能力好的人,更理智,会更快地妥协;自控能力差的人,比如我,会在各种折腾之后,在潜意识下妥协,然后自认为折腾便是努力,努力便是尽力,尽力于是心安,好阿Q!

        现在,该说说我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一段数据分析了。链家数据显示,西城成交量大约占全北京的5%左右,东城大约10%,海淀和朝阳就比较高了,这显然取决于房源,说明西城容纳量有限。单看西城,均价6万以上的小区有700多个,对关注度排名前500个的仔细看了下,以交易量比房屋数量,西城整体大约15%,德胜什刹海以及广外的最高,约19%左右,其次是新街口展览路,约15%,其余大约在11%左右。这里,相对数据的意义大于绝对数据。广外房源最多,交易占比也偏高,成交绝对量最大,这个区未来的潜力最大,因为生源改变的幅度最大。我认为,一个学校的未来,首要取决于生源、其次才是学校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和人文环境。如果说教改的大方向是均衡,那么,广外作为西城最大的坑,只有利好。但是,要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为广外做贡献,这是在居住和学区之间的平衡问题。

      另外,在西城成交的绝大多数房子,两居和一居很多,三居很少,所以,对于我们这种三居的刚需户,很快就能锁定可以买的房子。

      从我们的历次选择来看,我们喜欢凑热闹,而且喜欢拔地而起……

      因为了解,所以接受。

      总结下来,这一次确实收获了很多,认知蹭蹭地升了好几级:

      1、不明觉厉很可怕。对于跟自己相关的事情,如果“不明”,一定要想尽办法去弄明白,收集资料,独立思考,切忌道听途说,尤其是家庭大事上,比如教育。

      2、家庭意见要一致。花时间去思考彼此之间的分歧并,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对方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于学区房的定位,我一直觉得,那就是给孩子插双翅膀,让他可以在好一点的环境自由飞翔。最后我居然还搬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先”,老公终于“悟”了!

      3、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是决策法则。别人家的老公和老婆,是站在别人家的立场和背景下,说着别人家的话。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决策,却不能拿来决策。

      4、硬伤不是没学区房,是智商!老公说,这次花几百万买来这个知识,太贵!这是后来看到一篇文章,一个妈妈吐槽自己文科老公,辅导孩子的时候啥也不会,完败别人家的理工科老公。

      当然,一切都只是到了现在,回过头去看的时候,才变得如此清晰。深处其中,往往更多的是焦虑、紧张、担忧、纠结。唉,不说了,都是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八百万一个知识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qz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