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如新亦如旧,思想的苇草,注定了一生的飘摇,从始至终,都不曾有预约号,又何必解释,寻一味清欢,足以慰风尘。
——题记
曾几何时,无论遇到什么时候,总想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以求问心无愧。而这其后的代价,不论是什么,总以为是值得的。
现世世界,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很早就将“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信念,深埋进内心,带着伪装的面具,丢下曾经纯真的灵魂,拼尽一切,去挤进这美好而痛苦,花开而雨落的岁月。
时光悠然,现实中所有,岂是你可以调控的,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独立的个体,所谓责任与义务,只是靠一些冰冷的利益来强行维持,如果连这一点都变得不在有意义,我想不到,所谓感情,究竟还剩下些什么?古往今来,温情的基础,唯一连结处,只能是心与心的互换。
记得廖一梅曾经说:遇见爱,遇见性都不难,难的是遇见理解。
随着年龄的渐增,才愈来愈觉得,“理解”,看着简单,没什么技术含量,真要遇到什么事情,能够换位思考,去理解别人的人,究竟有多少?遇到事情,第一时间有多少人是急着去指责和抱怨别人,而不是好好沟通,想着去解决困境?又有多少人,忘记了自己永远有着莫大的关系?
世界之所以有矛盾所铸就的缺憾美,人性的弱点估计是最大的贡献者:无论是影视中,还是现实中,绝大多数人,最关注的还是自己的利益,或者是宁愿牺牲别人的所有来成全自己,也许,在很多情况下,这是可取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而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忽略了一点,利益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共同体,也就是说,“福兮祸所倚,福兮祸所伏。”
诚然,我的懂得,只是让我走在理解的路上,谁都不是圣人,只是一颗成长的芦苇,微微风迎月而来,这白月光里,有多少故事正在上演,悲或欢几许,喜或忧几何?
有一句话说: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成立的,现实中的例子不胜枚举,也就是说此时的解释只是洗白,一种托词,是没有说服力与价值的。
亦有一句话说:交流与沟通是最有价值的事情。也就是很多事情,其实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达到信息共享,福祸相依的。也就是说此时的解释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岁月渐深渐凉薄,而我们要懂得,很多事情是没办法解释的,因为所谓的解释,最有可能是,为了解释的解释而已。而这解释,你觉得其意义是帮你改变了困局与逆境,还是心里得到了安慰与满足?
就像情侣之间,本来是有风花,亦有雪月,有甜蜜的恩爱,亦有痛苦的争吵,都是一道光,照亮或者刺痛了彼此的神经。本以为一生一世一双人,岂知寥寥数日,已是陌路。我们是不是要问为什么?为什么呢?给你解释,你信么,还能回到最初么?
亦如其他,你以为凭借你的金钱就可以租用或者束缚一个人,甚至加以道义,就能指使人的灵魂?法理之内还有情意,何况区区薄利?别人倾尽其力,要给你一颗树,奈何你自己不愿意浇水,还怨树无繁荫。我们是不是又要问为什么?为什么呢?给你怎样的解释,想必都没有意义,因为你要的只是结果。
当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静下心去处理,未必然,没有柳暗花明,你一味地去怪别人,命运甚至世界,其价几何?
一路来,一路往,所经历的的事情,桩桩件件,兜兜转转,如果凡事都要个结果,你的人生会很累,与你相关的人,一定也很累。
在成年人的天空之城,大家从来不去计较天是不是蓝,草是不是青,也没有人给你解释为什么,而你,也不必纠结,所谓解释就是没有解释。
生活,这酸甜苦辣咸,我坚信: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学会去宽容别人,宽容这个世界,同时也宽容了自己,而在将来的某一天,我想,你会感谢自己。
不知何时,慢慢的习惯了不解释,一些事情不再去一味地寻找解释,而是先和自己和解,当自己宽容岁月了,一切似乎也可以迎刃而解。
世界,以及其中的一些事情,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必或者没有解释的,与其苦苦求解,不如养清欢的心,渡人生的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