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吃过一种饼干,是空心状的,包装很简单,外面是一层白色的塑料壳。
饼干的口感是润润的,能吃到里面有猪油的味道,还有一些白芝麻。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那时候除了在家种庄稼,唯一的挣钱方式就是外出打工。
那时候小,不知道家以外的世界,村子就是我眼里的全世界。
那时候只知道爸爸在外面打工,在哪里,做什么,能挣多少钱,完全不知道,也不关心。
唯一关心的就是不知道爸爸什么时候打工回来,因为每次他打工回来都会给我们带2盒空心饼干。
那时候没有电话,家里面人也不知道外出打工的爸爸什么时候会回来。
所以我们一有空,就喜欢坐在家旁边的路口上等。
那是一种盼望见到亲人的等待,也是一种渴望礼物的等待。
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没有等到,但不影响我们每天得空了就习惯性的在路口边玩边等。
也有几次运气好,真让我们等到了。
几个孩子坐在路口,看着远处有人影走来,就开始激动,想着那是不是我们的爸爸,心里开始激动不已。
慢慢的,远处的人开始越走越近,能够看清身形,还能看到来人身上背着一个布包。
慢慢地,人走到视线能看清的距离,确定了就是我们的爸爸。
于是几个小孩子高兴得跳起来,忙着又招手,又大喊的。
等到爸爸走到路口了,便拥着爸爸回家,一到家,便迫不及待的翻爸爸背在背上的洗得泛白的牛仔背包,里面必定能找到两盒空心饼干,很自觉的拿起来分着吃,我和妹妹吃一盒,弟弟吃一盒。
这样熟悉的记忆发生过很多次。
小时候不明白,为什么每次爸爸打工回来都是从同一地方回来,长大了才知道,原来爸爸是坐火车从外面回来,下了火车,要走好几个小时才能走到家。
后来,爸爸不再外出打工了,因为老家开始流行挖煤,在家里也可以靠挖煤养活一家人。
再后来,家里条件好了点,我们终于不用每次坐在路口等远方的归人。空心饼干也经常能吃到了。
虽然经常能吃到,但还是觉得很好吃,吃不厌。
长大以后,再也没有那种空心饼干卖了。可以吃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慢慢的也就把它遗忘了。
长成大人后,才体会到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的艰辛,也才知道每次爸爸打工回来还能坚持给我们带两盒饼干回来有多不容易。
因为可能他出去打几个月的工,也没有挣到什么钱,除去生活费路费,能带回家的也没几块。
可他知道,孩子一定是十分期盼他带回去的饼干的,所以,无论怎么难,他都一定会带着2盒空心饼干回去。
现在,儿时吃的那种空心饼干再也找不到了,带饼干的人也不在了,只留下无尽的怀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