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Week 4.用户需求采集读书笔记

Week 4.用户需求采集读书笔记

作者: 若淅 | 来源:发表于2017-08-06 22:25 被阅读0次

对于作业题目实在是不知要怎么去描述,没有什么灵感,本周且做一篇读书笔记摘要吧,本周的阅读对于用户需求采集和研究的认识着实提升了不少。在此感谢苏大大。

产品概念筛选的下一阶段是用户需求采集,目的在于研究用户的需求,深挖需求的本质是什么,以便提炼产品功能更好的满足用户。

需求采集方法的分类

(1)

1、直接采集:一手需求,直接来自用户的需求,可以让产品经理对产品的判断更接近真实需要;

2、间接采集:通过第三方或是他人转述的需求,需要辩证思考需求的真正提出者的意图;

实践中比较可行的采集方法:全员参与采集,产品经理处理。

(2)

1、说和做:说是观点,做是行为。需求采集过程中,说和做相互补充,不可拆分进行。

2、定性和定量:定性偏向于了解,属于个体研究;定量偏向于证实,属于群体研究。

理解用户需求的过程一般规律,从观点到行为,再从行为到观点,从定性到定量,再从定量到定性,以实现螺旋式上升,使了解和证实再不断迭代中进化。

故而根据这4点推出,“Z”字需求采集法,分别为用户访谈、调查问卷、可用性测试、数据分析。

(3)采集是否发生在真实的需求场景中,强调的是产品经理需要有临场感,亲自去体会用户的心理状态。

(4)需求采集过程中,用户是否和产品发生交互。采用低成本验证法,设法简化实现或者人肉跑流程来验证,让用户低成本体验产品,如试用、租用。免费试吃,以获得用户的真实反馈,辨别真伪需求。

用户以为自己要,但有了并不用的产品功能。

用户以为自己不需要,但用过就离不开的产品功能。

实用的采集方法

做用户调查,看用户写的文章,处理用户反馈(做客服),做销售,请一群用户到公司开批斗会,网络关键词搜索等,目的都在于要保持和用户接触。

需求的三种深度

第一种深度:观点和行为。通过怎么说怎么做直接表现出来。

第二种深度:目标和动机。深挖用户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寻找目的和动机。

第三种深度:人性和价值观。产品最本质的用户价值。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依次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认知和审美,自我实现。

用户研究:抽象到具象再到抽象。

第一阶段,用户是抽象群体:在产品概念阶段,用户是假想的某一类人,目标用户、核心用户。

第二阶段,用户是具象个体:需求采集时,接触的一个个真实用户,听故事,找感觉,发现用户故事。

第三阶段,用户是抽象群体,整理采集到的需求时,把真实用户合并特征,定义出:人物角色,修正产品概念。

用户故事是描述问题,来自真正的用户发生的事,真实的需求场景是设计产品功能的原材料。

人物角色,通过上述的用户故事进行分类和描述,归类产生人物角色,也叫用户画像。

两种典型的用户:新手与专家。

每个产品都会面向多种多样的用户,只不过有主次之分。对于新手需要的是简单易用,快速上手。对于专家需要的是稳定可靠,性能高。

用户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时间的变化,产品的核心用户也可能发生变化。

产品原则与初心

产品原则是整个产品团队达成共识的准则,依赖于团队的价值观或者是产品的初心。

初心即为什么做这个项目,它决定了团队发展空间的上限。

ps:对于最后的说到产品原则和初心,确实很重要,可惜实际项目中却很少有这样的概念,一是人员的流动,互相之间没有普及产品概念,二是大家都奔着最终的利益而去,做好自己的事就行,很少关心何为产品初心,这也是缺少产品原则的一个表现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Week 4.用户需求采集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fn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