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墨马图文公众号收录)
朋友说,我们这一生,就是用来被别人的故事打动的,却从来没办法用自己去打动自己。
确实如此。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87321/0411f17f9aa4831d.jpg)
我们的感性都轻易地给了他人,留下的,都成了理性中百转千回,左思右想而又踟蹰不前的那一部分。
别人的高尚,我们会感动。
别人的温情,我们会感动。
别人的爱,我们会感动。
别人的坚守,我们会感动。
别人的无助,我们会感动。
别人的平凡安然,我们会感动。
别人的勇敢,我们会感动。
别人身上显露出来的每一点美好和温暖,都会让我们感动。可是到了我们自己,翻遍往事,那些所有的片段,更多的是越来越不想说的黯然。
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大同小异,情感同样如此,可放在别人身上的,就能让自己看到力量,感受到悸动,而自己身上的,就不行。
为什么?
我想也许是距离的原因。
在生活的汤锅里浸泡久了,所有的内容都煮在了一起之后,为了避免日复一日的索然无味,就一定需要从他人身上找到一个自己需要的点,还能打动自己的点,努力让生活有一些鲜活,让自己有一些心动,不至于越来越暗沉。
至于那个人是不是和自己一样,都没什么关系了。我们需要的只是那一点,对他整个的生活并没有丝毫兴趣。
正因为那个人不在自己的生活里,有距离,才让我们的被打动有了自己想象的空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87321/a2352a7cf45becd7.jpg)
生活需要情感维持,可在情感之上,是需要维持情感的责任。
我们都渴望情感的纯粹和简单,可加了责任后,情感就成了很多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成了不再能随心所欲的成长,成了自己生命里的缺陷和软肋,需要小心翼翼的守护,需要一点一滴的改变和诊治。
风花雪月烟雨巷对财米油盐酱醋茶,没可能完全重叠,也没可能完全分离。中间格格难入的,就是我们总是被别人打动的那一部分。
那些打动我们的,我们有过相似的经历吗?
有的,一定有。
所有存在的美好和温暖,正因为我们有过,才会被打动。我们的爱情、意气、热血、梦想、坚持,对父母的孺慕,对生活的承担,从来也没有缺席过,之所以羡慕他人,是我们过早的疲惫了,是我们以为看透这生活了,是我们骨子里有放弃的打算了,是我们怯懦了。
生活哪有那么简单,所有的情感从来都是一个轮回接一个轮回。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所付出的每一点心思,都会在不同年纪时在不同的人身上体现轮转。
就像一个人的一生,前一刻还是孩子,后一刻就成了一个父亲。一生的情感,哪一段真的敢逃避?哪一段真的敢不用心?
没谁的生活一定就比别人精彩多少,与其被别人打动,真不如努力一点,让自己的生活能一次次越来越多的打动自己。
一砖一瓦的把自己的生活堆砌到现在,怎么可能少得了那些瞬间啊。在自己的生活中,让自己的心慢慢跳跃起来,应该就可以走得更远。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87321/607c69a68e517799.jpg)
(喜欢我的文字,请关注公众号:中年情感叨叨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