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开启了《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通往卓越教育的路径》,虽然才刚刚读了三分子一多点,但从打开的那一刻我就发现这本书对口味。
书中的马文.柯林斯让我想到了詹大年校长,他们说的话做的事还真是颇为相似。
01一个优秀的教师,最需要的就是教育反思的能力。
没经反思的经历不叫经验,没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
只有反思,才能进步,只有反思,才能成长。
做任何事都是如此,教育也是。
教师是普通人,是普通人就难免种种受限,难免犯错。
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发现不足,进而做出调整,不管是教学还是育人。
02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更应该让学生们相信自己。
马文·柯林斯在学生的大脑里灌输的信念是,无论他们是谁,无论他们生活在哪里,他们基本上都能实现自己的任何梦想——无论别人说什么。
只要一个人不放弃自己,就永远有成长的可能。
人,最怕破罐子破摔,最怕自我放弃,停止努力。
相信就是希望,有希望就有努力的动力。
不管是宇宙吸引力法则,还是稻盛和夫的“心不唤物物不至”,都是强调信念的重要性。
生活就是不断地在验证你大脑里的想法,让你“心想事成”。
03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高度重视阅读的作用,尽力把学生带到书籍的世界之中。
在她看来,“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让孩子阅读。不知道阅读的孩子什么都做不了。
我们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可真正去践行的又有多少人?
没有践行的“知道”,其实不叫知道,只是听说,听别人说的。
就像食物,不亲自尝一尝,你怎么知道好吃不好吃呢?
樊登在《读懂一本书》里说:“我是一个用读书改变自己生活的人。”
“书是绝大部分问题的出口。”
大量阅读,答案自现。
任何可以给你领路的人都不可能陪你一辈子,但书可以。所以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终身受益。
04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而只有教师的自尊才能激发学生的自尊。
从上课的第一天开始,马文.柯林斯就告诉学生们,“自尊是一个人可以拥有的最重要的东西。”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能被人尊重。
尊重自己就不会虚度年华,尊重自己就会好好经营自己的人生。
马文.柯林斯说: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成功者。他们需要的就是,有那么一个特别的人相信他们,激发出他们最好的一面。”
这个人就是老师。
老师可以塑造一个孩子,可以支持一个孩子,可以激发一个孩子的潜能,点燃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求知若渴。当然也可以走向反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