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 旗
我的祖父是从山东禹城地区闯关东来到东北的。记得在我懂事的时候,祖父曾对讲过“百姓退官”的故事。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山东禹城县。距县城三里处有一座桥,名“抬官桥”。这桥为啥取了这么个名字呢?这得从清朝说起。
话 说 在 清 朝 未 年 的 一天,县令李某下乡“调研”。他的轿子出城后,到了桥上时,突然冲出一大群百姓,他们手里操着各种各样的棍棒,把轿子围了起来。百姓们晃动着手中的家伙,强迫轿夫把县令抬往省城——济南府。
在百姓沿途押送下,李县令的轿子来到省府。
这时,老百姓省衙门前齐芦大喊:“请藩台大人出来!”当闹轰轰的喊声传到省长办公室里时,吓得不敢贸然出门了。于是,他便派个处长代他接见。
经过仔细询问,方得知:禹县百姓们嫌这个李县令太坏了,此人不干正经事,整天变着法儿来坑害百姓!所以,老百姓一商量:咱们把这个狗县令退货!请省长再换一个好的来。
省长大吃一惊,他是头一回遇到这等事!迫于百姓的压力,省长马上派人下去调查……
通过一番“深入基层的研究”,工作人员终于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这个县令实在不咋地!
不久,省府真的就,把他给撤了。
当然了,那个朝代是官官相护的,挑头闹事的百姓也被拘留了一阵子……
百姓嫌县官不好,把他抬到省里去“退货”,上级部门还真给退了,在当时确是一大奇事。
所以,“抬官桥”也因此得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