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表现性评价——以校本探究型课程《隧道穿越》

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表现性评价——以校本探究型课程《隧道穿越》

作者: 饭饭_bms | 来源:发表于2020-03-20 15:07 被阅读0次

    一、案例概述

    本案例《隧道穿越》是我校校本探究型课程《人工智能之Mixly趣味编程》课程中的主题四《机器人视觉》的第二课时。本课中,小组将设计实验,并在团队合作中探究光敏传感器输出值与光强弱的关系,并通过设计的程序,让智能小车过隧道时能自动亮灯。因此,在设计本课时,表现性评价的形式是实验和小组演示分享。希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计划先行、团队合作、科学严谨、知识产权的意识,设计实验、有计划的进行实验,团队合理分工,并在团队沟通交流中进行数据分析,懂得倾听和表达自己。

    二、评价设计

    1、评价目标的设计

    基于探究型课程的聚焦规则意识落实,规范探究活动过程,提升课程实施质量,规则意识和关键技能是课堂中主要的评价内容,而在本节课前和之前的课程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能力,并能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实验,使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但在规则意识、设计严谨的实验方面仍有欠缺。

    因此结合本课的活动主题和学生的学情,围绕评价的目标的实验和小组演示分享,在实验中,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团队合作、科学严谨、计划先行;在小组演示分享时,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在表达时的知识产权意识的评价。

    2、表现任务的设计

    本课主题是设计一辆过隧道时能自动亮灯的智能小车。在本课中,学生将一人一角色,分工合作开展2次实验,其中分工角色为:实验员3名,记录员2名,实验监督员1名。在实验结束后,将由小组代表围绕“我们是如何想的”、“我们是如何做的”两个方面介绍小组实验的设计、实验结果、学习单和成果视频。

    为了更好地落实探究型课程“学做探究”的理念,2个实验活动分别设计为:

    实验一,教师指导如何设计实验,在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实验后,学生将分组自主对隧道入口处的光线强度进行测量,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提出如下活动要求:

    图1:实验一要求

    实验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探究光强弱与数值的关系。

    在本实验中,教师放手由学生自主观察隧道情况、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并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验证实验的结论。学生将通过观察隧道的真实情况,在小组讨论后确定实验的点位,并有序开始实验,实验后小组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在得出结论后,学生需要使用图形化编程软件编写程序,进行实验的验证,让智能小车自动通过模拟隧道。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从实验到编程,学生的逻辑思维将得到大大的提升,将生活中感知的知识在实践中制作出来,从理解提升到应用和设计,发展高阶思维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提出如下活动要求:

    图2:实验二要求

    3、评分规则的设计

    在表现性评价中,评分方式分为整体评分和分析性评分,在本节课中,评价规则结合了两种评分方式,有整体评分如伴随课程的教师评价,分析性评分如伴随实验的监督评价、伴随课堂的小组自评互评、伴随活动的学习单评价:

    1)伴随课程的教师评价。

    围绕本节课的评价目标,分别从教师角度、小组伙伴角度和自我的角度对本节课的学习展开评价。

    教师的评价是整体评分,是伴随课堂随时进行的,在活动过程中、在交流分享时,及时用板贴反馈小组的整体性活动情况,达到表现标准中的一项,就给小组加一星。

    图3:教师评价规则

    2)伴随课堂的小组自评与互评。

    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是分析性评分,是学生在课程结束前,以纸质填写的方式完成的,学生通过阅读表现标准的不同等级,完成自评和互评,目的是希望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过程,反思自己和小组同伴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的规则如下:

    图4:学生自评、互评评价规则  

    3)伴随实验的监督评价。

    在实验中设计“监督员”岗位,以“监督单”为准则,监督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的规范性、严谨性和时间性。监督单的评价方式属于分析性评分中的核查清单,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自发地表现出更符合“计划先行”、“科学严谨”的评价目标的小组活动行为,减少实验过程中团队合作的阻力以及降低实验失败的可能。

    图5:实验过程的监督评价

    4)对活动的学习单评价。

    对主题活动的评价,主要以学习单为准,目的是,强调活动过程中的“计划先行”、“科学严谨”评价目标,保证学生经历“先计划实验,再进行实验,得出实验结论”的科学严谨的、计划先行的实验。

    图6:对主题活动的学习单评价  

    三、实施改进

    通过多维度、多角度的评价内容和评价规则设计,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在小组的合作过程中更明确自己的任务和目标,在5位监督员的监督下,所有小组都按时顺利完成了学习单的设计和实验数据记录,其中4个小组还用程序验证实验结论,拍摄了让智能小车过隧道时自动亮灯的视频。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伴随式的评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组活动时学生积极热烈的讨论、井然有序地分工合作实验,在分享环节时,学生踊跃的举手发言、自信的上台分享。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课堂时间有限,演示交流不充分。

    在小组讨论和交流展示时,由于时间的限制,仍有部分学生没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因此他们在交流评价、知识产权、团队合作评价目标中的收获会较为薄弱。因此,在小组讨论环节,应该设计有“及时分享”的表现任务,每个学生限定30秒的分享时间,按照顺序人人发言,并将整个过程用Aischool软件中的小组研讨功能语音记录,作为评价的依据。

    2、表现性评价不完善。

    在评价时,评价标准是由教师提前给出的,学生对评价表现标准的解读上存在差异,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地对自己和同伴进行评价。因此,从学期伊始,教师应将评价的表现标准融入课堂,师生共同在课堂实践解读、共同制定表现性评价的表现标准,达到师生对评价的理解处于同一水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表现性评价——以校本探究型课程《隧道穿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ujyhtx.html